到底是什么样子。挤到里圈的人却顶住外面的拥挤,只怕众人挤到王公子。大相国寺波涛汹涌般,百姓争相来看,却不再有人去看那游街的天子门生。
那些天子门生面面相觑,从未想到过会受这般冷遇,难免表情各异。有的艳羡、有的嫉妒、有人也想去看王安仁一眼、有人却故作不屑之意……
王安仁、郭逵从未想到二人见一面,竟有如此轰动,郭逵本有千般话语,可这时候根本什么都不能说,眼珠一转,向人群大声道:“各位请听我一言。”他大声一喊,百姓一下子就静了下来。
郭逵见状,笑道:“我知道各位都想来见王公子,可不是要见我郭逵。”众百姓善意的笑,气氛略有松弛,郭逵又道:“王公子才回京城,鞍马劳顿,眼下还要商议国事。各位乡亲父老要看,还有很多机会。眼下还请以国事为重,让王公子先入宫面圣如何?”
众人闻言,均是自觉地闪身路边,让出通往皇宫的路来。
王安仁也不多说,只是拱拱手。才走了几步,就听百姓中有人喊道:“王公子,这次可是你亲自领军平定岭南之乱吗?”
原来侬智高作乱岭
南,为祸愈烈,每过一天,都有消息传到京城。更有岭南、荆湖的百姓一路逃难到京中,大肆渲染,百姓人心惶惶,只感觉江山要倒的样子。
而能维护大宋江山的将军,只有一个王安仁!
百姓沉默,但万目一望,只看着王安仁,静等他的回答。
王安仁沉默片刻,向百姓轻施一礼,沉声道:“安仁本就是武人,出身行伍,得乡亲父老抬爱,称一句公子,感激不尽。如今国难当头,当会鞠躬尽瘁。”
众人一听,并不知道王安仁的言下之意,却如同得到了保证般,欢呼雀跃。
王安仁却已和郭逵向皇宫的方向行去,百姓目送王安仁,却不再蜂拥跟随。王安仁才出了人群,就听到一旁有人轻唾道:“区区一个赤老,这般风光?”
王安仁微震,扭头望过去,只见到话音是从一轿子中传出,郭逵闻言大怒,要要冲过去,被王安仁一把抓住。
原来在汴京左近对刺字兵士称作赤老,很有轻蔑侮辱之意。王安仁眼下已在三衙,那人称呼王安仁是赤老,当然很有侮辱之意。
那人说的声音轻微,但王安仁、郭逵都是耳聪目明之辈,听得清楚。
他王安仁打遍天下,以战功升迁,在一些人眼中,原来还不过是个赤老。一想到这里,王安仁反倒笑了,淡淡问道:“还不知道轿中是哪位大人呢?”
郭逵已低声道:“是两府的轿子,轿中多半是张尧佐了。”
原来当初王安仁大开杀戒,惹得京城里官员空缺,这个靠自己女儿上来的张尧佐竟然入了两府。
轿中正是张尧佐。
原来他今日赶赴早朝,经过这里时,突然人头涌动,挤得他无法通过。他一问之下,才知道是王安仁在此,忍不住又妒又恨。张尧佐本是睚眦必报之人,更知道他女儿受的罪都是为了对付这个人,当年京城风云他没有见到,见王安仁这般风光,难免出言讥讽。闻王安仁询问,听到郭逵答话,张尧佐只是冷哼一声,并不多话。心中暗想,“和你这种低贱之辈,有什么好说的?”
王安仁不闻张尧佐开口,又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