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得较早,此时大厅中人不多,只有稀稀疏疏十几个人,但身穿印有独照峰徽记道袍的书吏就有十人。>
李铮向坐在门口的修士交纳了两块灵石。>
他特意跟程举打听过,在藏经阁看书,每个时辰需花费两块灵石。>
宗门只传授正统功法,弟子如果想学一些适合自己的偏门功法,或者法术,只有到藏经阁来寻找。>
李铮开始还很不解,宗门传道授业解惑,弟子为宗门效劳,属于互利互赢之举,怎么到藏经阁里看书还要加钱?>
普通灵山宗弟子每月例钱只有二三十块灵石,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后来他想明白了,灵山宗上万名弟子,如果每人每个月来一次,就有两万灵石的收入,考虑到有的人经常来此,实际所得灵石恐怕还不止这个数。>
“特马的,嘴上都是道义,心里全是生意!”>
李铮的目标在二楼,但他没有直接上去,而是拿了两本书假装阅读。>
一楼大厅相当宽阔,一排排书架上堆满了书籍,并且根据用途分门别类。>
藏经阁的书籍分两种,一种是纸质书籍,还有一种是玉简。玉简将书的内容以符文形式封存,只要沉入神识,便能“看”到其中的内容。>
玉简使用方便,还可以随时复制,自从有符法师发明了“符印”书籍之法,越来越多的宗门典籍都以玉简保存。>
不过玉简的缺点也很明显:它不能像书籍那样翻页,所以只能记录文字不多的功法、法术,如果是长篇累牍的内容还是只能诉诸于传统书籍。>
随手翻阅了几本书,李铮信步向二楼走去,走到楼梯转角,眼前出现一道法阵。>
怎么还有法阵?>
李铮迟疑了一下,取出令牌,对着法阵一照,没有任何反应。>
“怎么回事?”>
李铮皱起眉头,又往前走了两步,却感到一股无形的力量轻轻将他挡了回来。>
“这位道友……”一名独照峰的书吏走了过来。>
“我想去二楼看看。”李铮主动说道。>
书吏的目光在李铮道袍上停留了一瞬,轻轻摇头,“二楼是筑基修士的功法,以道友的修为还用不上吧?”>
灵山宗的筑基修士道袍上都有绣金,所以这名书吏不需要望气术也能知道李铮的大体修为。>
“只有筑基修士才能上二楼?”李铮不甘心地又问了一句。>
“确是如此。”书吏回答道。>
李铮心下一沉,看来自己的修为必须到凌空境,才能更换令牌,有上二楼的资格。>
“多谢告知。”>
李铮拱了拱手,准备离开,当走到大门时忽然觉得自己钱也交了,来都来了,不如留下来看看,像灵山宗这样的大宗门必定会有一些有价值的藏书。>
沿着一排排书架走过,李铮有些失望,这里的书籍很多,但大多针对法修,自己能修炼的不多,还有一些一看就是从凡间收集来的医术、武道,李铮又看不上眼。>
走着走着,李铮来到了杂学一栏的书架旁,看到一只装着玉简的盒子外面写着《东洲舆图》四个字。>
地图?>
李铮心中一动,打开盒子,拿出里面的玉简,沉入神识,看到一张巨大的地图。>
地图上标记出东洲三界重要的宗门、矿产、宝地……应该是因为灵山宗身处东陵界,所以此界的地图格外详尽,很多地点位置旁还增加了注释,而中山界和南丰界的地图则相对简略一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