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啥子?就住我屋头。”刘大根满不在乎地道。>
“这,程师兄还在外面等着呢。”李铮看了一眼门外说道。>
“好,那你去吧!”>
刘大根有些不甘地说道,“你这两个师兄都是门墩儿,方脑壳……就你机灵点。”>
“师父过奖了,那我走了哈。”>
李铮也不讲究啥礼数,打了声招呼就从草根庵溜出来,接着长出了一口气。>
这师父挺好,就是太热情了。>
程举看到李铮,快步走过来,跺了跺脚,“李师弟你可算出来了,我脚都站麻了。”>
他带着李铮走出山谷,来到一座府邸前停下来,“师弟你虽然暂时是外门弟子,但过不了两个月就能升为内门弟子,所以这府邸就直接按内门弟子安排的。”>
这座府邸跟李铮在珠瀑峰的住处差不多大,区别在于因为岐黄峰到处是地火,所以这里的建筑都以结实耐火的白色玉石建造。>
府邸造型古朴,看起来很有年代感,李铮猜测这里有可能是当年桐庐宗留下的遗产。>
程举交给李铮一本薄薄的书册,书册封皮上写着:灵山宗弟子律。>
“师弟,没别的事情我先回去了,你明早别忘了去百草堂上课。”>
“师兄再会。”>
道别之后,李铮走进府邸,屏退仆从,把胡威和黄洪山放出来。>
它们两个在御兽袋里憋了一天,一直就吵着要出来看看。>
黄洪山大伤未愈,走路还有些摇晃,倒是胡威像一匹刚出栏野马。>
李铮告诫它不要到处乱跑,然后便拿起弟子律读了起来。>
宗门弟子与供奉相比,管束更加严格,外门弟子每半年才能出山一次,内门弟子是三个月,而且对课业有要求。>
外门弟子的课业包括言传与身教。>
言传是在百草堂学习辨识灵草、熟悉药性、控火之术等等,身教就炼丹师亲自在传经堂传授炼丹之法。>
外门弟子只能在课业之外的时间修行。>
“这么看来,想成为宗门炼丹师,还要先从炼丹士,炼丹师一步步做起。”>
李铮琢磨自己有玄天鼎,不需要漫长的修习过程,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先通过内门试,成为炼丹士再说。>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李铮按着昨天的记忆,走过一条山间小路,从燕归湖向北走了一段,来到百草堂门前。>
百草堂是一座白瓦青砖的建筑,门前没有石狮子,而是立着两座石鼎,很符合岐黄峰的特色。>
大门前有一片水帘一样的青光,朦朦胧胧的,这是一道小小的法阵,不是阻止人进入,而是用来点卯。>
李铮取出令牌朝门内一照,令牌上射出一道白光,没入法阵之中。>
他略一思索,这法阵看似简单,实际上颇为精巧,外门弟子有没有来按时上课,这法阵都能记录下来,到了月底之时,持有阵盘的炼丹师便可以一一查证。>
李铮虽然也懂法阵,但觉得就算把阵旗和阵盘给他,自己也布置不出来,更遑论跟设计出此道法阵的阵法师相比了。>
现在想来,黄洪山并没有他自己说的那么厉害,什么没有人比我更懂法阵,估计吹牛的成分更多一些。>
李铮步入百草堂,放眼看到大厅极为开阔,平整的青石地面摆放着一只只蒲团,此时已有一百多名外门弟子到场。>
这些弟子正在高谈阔论,李铮一进门,百草堂立刻鸦雀无声,不过片刻之后又恢复了嘈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