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地推翻了这种理论,从而他不得不推翻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重新去审视宇宙世界。他通过研究与感官,真实的世界和我们通过感官所接触、所看到的世界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因为这已然超越了科学范畴,上升为一个哲学问题。
高维将这一看似抽象的哲学问题简化为一个清晰的数学等式,它被自己称为“高维量子等式”。高维量子等式其实是说,如果量子力学提出的隐变量存在的话,那么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实验结果就会被限制在一个范围之内。一旦实验测量超出该范围,即高维量子等式成立的话,那么量子力学局部理论毫无疑问就是错的,隐变量理论也就不正确。由于高维超距等式可以直接付诸实验观测,量子力学不再具有形而上的神秘色彩。取而代之的是,他对自己的等式进行实验观测。
高维关于量子通讯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几乎是从头做起,这完全是为了检验自己曾经的超量子通讯是否在一开始就走错了路。他用两个理论相互间通过假设、计算和实验来验证谁才是真理和谬论。
然而实验测量并不简单。在过去的3年里,他自己提出了不计其数的实验方案,但每一个方案都有漏洞。所以,尽管许多实验得到了违反高维量子等式的结果,但由于漏洞的存在也无法在逻辑上直接证明高维量子等式成立。这始终制约着超距通讯打破局限性的那一刻,完成真正的蜕变。
为了更为准确全面的证明高维超距等式的成立,他几乎把所有储存的原料都投入到辅助研究舱的建造工作中去。最终拆除了几乎所有的粒子束炮台才勉强完成了辅助设备舱段的建造。高维把这些制造工厂和研究舱段完整的拼装起来,形成了一个体积只有地球星1/6的航行器。
令人振奋的事终于发生了......第四的地球年初,高维最终领导的机器人科研团队在“夜以继日”的工作狂朝中,终于首次实现了没有漏洞的实验观测,4年来第一次无懈可击地直接证明了高维超距等式是成立的。从而证明了“隐变量理论”的不真实性。
高维的机器人团队在智者的全力辅助研究下,利用高维超距等式结束了相关的大量计算和研究。最终他们开始了实验,首先在一定的空域放置了一个微型实验装置,然后将另一个实验装置随船带走。在航行到两者相距200亿01千米时分别用微波去激发处于极低温的晶体里的电子。当电子被激发出来时,它们同时也放出与自身相纠缠的光子。两边的光子只需通过光纤传送到位于两实验室之间的另一个探测地点,这里精确记录着光子到达的时间。如果两边发射过来的光子同时到达并以特定方式干涉,那么两个光子就会立即将自己所“代表”的电子纠缠起来,实现远程的量子纠缠。这好比远隔10万光年的牛郎和织女各派一个喜鹊在银河中央相会,如果两个喜鹊同时到达并正确表达了主人的意思,那么牛郎和织女就实现了远程的“约会”。
由于两边的实验室在同时测量电子的自旋,一旦两个电子实现了远程的量子纠缠,仪器就会记录它们自旋在不同方向出现的频率。大量观测数据的统计结果显示,高维超距等式的确成立。
接着高伟通过了201亿千米的实验,接着是210亿千米。500亿千米,1光月,1.3光年…这期间,他还通过望远镜阵列观测到了岩质行星反炸弹爆炸的延迟信息。该实验唯一不尽人意之处,在于两边的光子精确同时到达的成功率很低,大约1.5亿个光子对中才能有一对光子成功干涉并实现电子的远程纠缠。因此,该实验一共進行了220个多小时,却只得到2450次有效数据。不过,高维及机器人团队已经通过改装后的超距量子研究室发现了问题所在,正在努力改進,以期提高效率。
近20年的公关,高维最终成功的攻克了超距通讯的局限性,打破了200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