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在距离原星球轨道1540万千米的地方。距离我们的距离1.3光年。”
高维说道:“这说明在这段期间岩质行星成功的启动了行星发动机逃逸了。从逃逸的距离来看,五星域的行星发动机技术远在我们之上。岩质行星只用了13年就把轨道推出了1540万千米。这是我们达不到的。但愿她能够成功的逃出那个囚笼。”
智者说道:“我们一路铺设的基站达到470多个。我担心这会成为星际站追踪我们的线索。如果他们真派舰队追来的话,我们会逃无可逃。”
高维问道:“现在是怎样的情景,根据核心区的监视,有没有舰队异常触动?”
智者说道:“没有,但是外围舰队的情况不了解,我们无法观测到。”
高维点了点头。现在是该有所突破的时候了,特别是超距通讯首当其冲。
根据过去超量子通讯的原理,高维实际上已经克服了局部超距通讯的阻碍。但是曾经的理论并不完善,致使前进的道路好像走进了死胡同。现在高维重新审视起过去的研究,希望从中发现问题所在。为了做前后映照,对地球时代的量子理论必须进行详细剖析。
高维相信在相对论诞生的年代,因为受制于时代的限制。假设的理论大行其道,虽然缺少物理基础的支撑。但是人们大胆的猜想也大大的推进了社会的进步,核武器就诞生于那个年代。
量子科研舱的研制成功让高维立即就投入其中。
虽然一千多年前的爱因斯坦是量子理论的始作俑者,可他本人一生都不愿接受量子力学的怪诞结论。他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上帝是不投骰子的”,旨在否定量子力学对物理世界概率性的描述。他给后人留下的争论一直是科学界的热门话题。
高维首先以量子理论中的量子力学为切入点,在过去的实验中他已经成功的证明了关于量子力学方面的一些错误观点。超量子通讯的成功研制更是检验了量子理论的不足之处。他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把局部的超距通讯,变成真正的超距通讯,即使在银河的两端也不会有信息延迟。实际上高维感到自己缺的就是临门那一脚。
他在大量实验的同时从根本上检视了理论的局限性,并且得出了实验结果。
他考虑到从量子力学诞生开始,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尽管曾经的一些地球物理学家认为量子力学是完备且自圆其说的,但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却始终坚持量子力学不是最终理论。爱因斯坦认为,物理世界的主宰是传统的机械决定论,而非概率。两派长期针锋相对,唇枪舌战,他们争论的焦点落在了“量子纠缠”上,而量子纠缠直接挑战了经典物理学的定域性描述。比如,两个朝相反方向运动的光子,只要不受干扰,无论相距多远都可以在瞬间传递信息。打个比方,即使牛郎和织女分居在银河两头,彼此心映即刻完成,无需时间。
爱因斯坦难以接受这样的结论,因为按照他提出的相对论,信号传递的最快速度是光速,两个相距甚远的物体是不可能在瞬间交换信息的。也就是说,如果银河系有10万光年大,那么牛郎的呼唤如果顺利到达,至少需要10万年后才能被织女知道,绝不是发生于顷刻之间事情。爱因斯坦为此还提出了著名的“隐变量理论”,将量子力学不能给出确定结果的概率问题,归咎于人们对某种尚未发现的“隐变量”的无知。他认为,那两个彼此背离而行的光子,一定是具有某种内在的机制,决定了它们之后的行为,只不过人们不知道罢了。也就是说,牛郎和织女在每年分手的时候都要约定好,在日后的某个时刻彼此互相思念,只是这样的约定还没有被王母娘娘发现而已。
简而言之,如果爱因斯坦是对的,那么人们依然可以按照传统的科学理念去理解世界。但是高维的科研成果已经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