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会散席,刘谌向张遵问起了马邈的情况。>
张遵以为刘谌看不上马邈,想要换掉,于是解释了起来>
“江油戌至关重要,朝廷所用之人还是忠诚勤恳的!”>
“马邈乃襄阳宜城人!”>
“宜城马氏?”>
那不是马良、马谡的族人?>
“不错,其为马季常族孙”>
这夸夸其谈的模样,刘谌严重怀疑他是马谡的孙子。>
刘谌记得马邈虽不是望风而降之辈,却也不是什么大材。>
在邓艾偷渡阴平之前,进攻剑阁的钟会派了田章协助邓艾,马邈知道后居然也安排了伏兵。>
这一手做的如何,不好评判,不过江油戌扼守涪水上游各支流,重要无比。>
马邈能因地设伏,还是有点想法,不过三千伏兵都被田章破了,导致无兵可守,等邓艾一来,便举城投降。>
刘谌怀疑是马邈的士兵训练不足,和魏军实力相差较大。>
马邈大抵是自视甚高的那种人,对此刘谌也不好说什么,江油戌他是肯定要接管的!>
说完马邈的事情,刘谌问起了他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梓潼大族所献隐户及田地所在何处?”>
“皆在德阳亭附近!”>
光武帝时曾分梓潼县地置德阳县,安帝时废为德阳亭,从德阳亭顺着左儋道,可直达涪县,向上便是江油。>
‘位置不错!’>
“其他各关尉水平如何?”>
“白水关、剑阁、葭萌关、关城皆为大将军所任之人,军士不比前线,却也不算太差”>
也就不是精兵,敌人大军来了不一定守得住,胡济说的应该是实情。>
“各县守备情况如何?”>
“各县守备平常,抓贼捕盗尚可,抵御大军却不行!”>
“郡内各处兵员多少?”>
“江油戌有兵三千,葭萌关有兵一千,剑阁兵三千,白水关兵三千,关城兵一千”>
“汉中都麾下三校兵马”>
“梓潼守兵一千,其余各县守卫合计两千”>
也就是光郡内关卡兵士就有一万一千人,各县守兵合计三千,汉中督都胡济驻兵三千。合计有兵一万七!>
这个兵力大有可为,不过魏国伐蜀应该是秋天,以目前的时间,刘谌也没那么多时间全部训练,他最多辐射江油、剑阁一线。>
向上的白水、关城却要交给张遵处理。>
不对,还有一个胡济!>
“汉中督所带兵马如何?”>
“麾下尽是参与过北伐的强卒!”>
这么看的话,胡济也可以用!>
关键的几个问题得到了答案,刘谌想起了王运提到的盗贼之事。>
“表兄可知五妇山的魁首之事?”>
张遵一听,似乎颇为头大>
“此事却是梓潼大族内部之事!”>
“嗯?如何牵扯到梓潼大族了?”>
张遵见此,只得将前因后果全部道出>
起因和王运所说无差,富家翁吕臣受不了大族压迫,带着部曲、佃户跑去山中,遇上了群盗。>
“之后在吕臣和群盗的教唆下,多数平民逃亡山中,成了流民!”>
好家伙,原来是挖了朝廷墙角!>
“前后数年,竟然有一千多户流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