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天,荣府上下格外忙活,都在招待过来拜节的亲朋故旧,当然还有一干趋炎附势之辈。>
待到晚宴之时,贾母情绪不高,众人不知何故,也不敢问。>
凤姐略能猜测一二,笑说道:“今儿这席上,好像少了个猴儿,少点儿子趣味!”>
贾家众位主子都在场——男丁则贾赦、贾政,贾珍、贾琏、贾宝玉、贾环,贾蓉、贾兰。女眷则邢夫人、王夫人,李纨、王熙凤、贾蓉之妻许氏,然后是迎春三姐妹、黛玉。又邀请了史湘云和薛姨妈母女作客。>
贾政迂腐刻板,一时竟未听出凤姐是在开玩笑,真以为少了个猴儿才让贾母不高兴,毕竟贾家园子里养的动物可不少,连忙一本正经问道:“家里什么时候养猴了?若是老太太喜欢,还不派人去捉了来!”>
凤姐心里忍笑,面色为难道:“老爷,这猴儿怕是不好抓呢!”>
贾政奇道:“既不好抓,平时为何不锁紧了?”>
贾母听不下去了,嗔道:“你听凤丫头胡说!这么大的人了,开玩笑也听不出!她说的猴儿是柳二郎,你去抓来锁了试试!”>
“啊?说的是二郎?”贾政满面飞红,垂首遮掩,真真无地自容。>
正在这时,有红袄青裙的丫头进来传话,说柳二爷携妻带妾入府拜访。>
一听这话,贾母脸上浮现笑容,忙命人请进,又命人添设座椅和碗筷。>
吩咐完了才想起自己正生气呢,便散了笑容,埋怨道:“这猴子倒会赶时间,掐着饭点儿过来,定是想蹭吃蹭喝!”>
玩笑之语罢了,贾政还道贾母真的恼了二郎,毕竟前阵子因宝玉的事儿,的确对二郎不满,忙代为解释道:“母亲有所不知,今日虽是休沐,二郎却有公务在身,操办什么大会。想必这会儿才得了闲,便赶来拜会,可见是想着母亲的!”>
贾赦一直冷眼瞧着弟弟贾政竭力想尽孝偏又净说傻话,这时冷哼道:“政弟何必替他遮掩?我看他根本就没把老太太放在眼里!”>
日间他受了众人委托,要和柳湘莲“说道说道”,也不妨背后上点儿眼药,叫他难受些,老太太听风就是雨呢。>
果然,贾母面色顿时冷了。>
凤姐和柳湘莲私下定约,自然要为他遮掩,便笑道:“虽说人来的晚了些,但节礼昨儿就派人送来了,可见没敢忘了老祖宗。”>
凤姐虽是儿媳,可老公公贾赦不得贾母喜欢,自己又住在二房,他不高兴又能耐自己何?>
贾母听了心情好转,未及开口,又听隔壁女眷席上王夫人笑道:“凤丫头这话说的,谁不知办节礼这等琐事都是内宅妇人做的?咱家是你我,柳家便是小秦奶奶。我却不知,哪家男人也会操心?何况是朝廷三品官儿呢!”>
王夫人满面含笑,但分明是说——节礼都是秦可卿所备,和柳二郎没屁点儿关系。>
她对柳二郎观感不佳,最初不过是因其母贾雯之故,便如她厌恶黛玉,最初也是因黛玉之母贾敏。而中秋节宝玉发狂一事让她认识到,有柳二郎在,自家宝玉还不知要遭多少罪!恨不得两家现在就断绝往来才好!>
凤姐敢暗戳戳顶撞贾赦,却不敢顶王夫人,后者是她顶头上司、真正靠山,于是闭口不言,殷勤为贾母添菜。>
说话间,柳湘莲已携了秦可卿和平儿、香菱进来。>
见礼问安毕,柳湘莲落座,正好坐在贾琏和宝玉之间,这是依了年齿。>
秦可卿着意打扮,靓丽不俗,光彩照人。>
她深知礼数,并不去女眷席上落座,只同凤姐、李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