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头到年尾,荣国府中大宴小会不绝,没有外客自家人隔三差五也要寻个名头欢饮乐呵。>
今日中秋节,更是全府高乐的头等良辰。都是数十年的老例了,无需主子们特意吩咐,数日前府中便按部就班筹备着。>
晚饭过后,宁府贾珍夫妻俩带着儿子贾蓉和新妇许氏,依规矩来荣府拜见贾母。>
荣庆堂内,贾母居中靠坐在软塌上,贾赦、贾政陪坐,贾琏、贾环、贾兰皆在地下侍立,唯独不见宝玉。>
拜见过后,尤氏带了儿媳去寻女眷,贾母命贾珍落座。>
贾家规矩甚严,长幼尊卑有序,丝毫逾越不得,贾珍贵为一族之长,奈何辈分较低,只在靠近门口的小杌子上告了座,拘谨恭敬的侧身而坐。>
闲聊一阵,不多久下人来报“都齐备了”,众人安静下来,等贾母发话。贾母却有些心慵意懒,迟疑不答。>
今日兴致勃勃去柳家观礼,不曾想又捱了逆孙一刀。这且罢了,后来竟惹得宝玉狂症发作,回府后仍似失了魂,怏怏不乐,连句话也不肯多说,着实令她悬心牵挂。>
不仅宝玉遭难,贾母也觉察到凤姐和柳二郎“聊完”之后,情绪不佳,神思恍惚,回来后便向她告了假。凤姐虽未说明,贾母也“猜到”几分缘由——必是生意没能谈妥。暗道柳二郎真是个铁公鸡,一毛不拔,凤丫头也算是碰上了对手。>
中秋乃是一年一度阖家团圆之节,不宜扫了众人雅兴,贾母虽然心境不佳,也没犹豫多久,便点头说道:“既已备妥,那便上香去罢。”>
荣府亦是前宅后园的格局,当下,花园中张灯结彩,辉煌如昼,园门大开,羊角灯高挂。>
园中有座灵秀小山,山脊之上建有敞厅,视野开阔,正是赏月的好所在。>
贾赦、贾政等在前导引,两个老婆子秉着两把羊角手罩,鸳鸯、琥珀、尤氏等贴身搀扶,邢夫人等在后围随,从下逶迤而上。>
敞厅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往前是处小平台,摆好了圆桌圆椅,取“团圆”之意,又用一架大围屏隔开——一侧坐男丁,一侧坐女眷。>
贾母领着众人拜过月主之后,在席上居中坐下,左垂首贾赦、贾珍、贾琏、贾蓉,右垂首贾政、贾环、贾兰。只坐了半壁,下面还有半壁馀空,贾母觉得人少,便让女眷席上的众姐妹也出来坐了。>
面上含笑,贾母似乎很满意这阖家团圆、喜乐融洽的场景。但不少明眼人都看出她兴致不高,心不在焉,下午从柳家回来后便是如此。>
见侄子宝玉直到此时仍未来,弟妹王夫人和儿媳凤姐儿也都不在,贾赦心下好奇。>
宝玉可是老太太的命根子,片刻离不得,恨不得睡觉都搂着,他又最爱凑热闹,怎么竟不来?遂问道:“怎的不见宝玉?”>
贾母听了老脸一抖,不好意思说宝贝孙子又发了狂症,姐妹们知而不敢言,忙低了头。>
一时间席上竟陷入诡异的沉默。>
宝玉发狂时贾政在柳家前院,直到此刻仍不知此事,也神色疑惑的望向贾母。>
见众人都不言语,贾赦瞪着儿子贾琏,喝道:“琏儿,发生了何事?”>
心里却有些幸灾乐祸——老太太偏心二房,心里更是只有宝玉一人,二侄子死了最好。>
贾琏已从凤姐口中得知了事情经过,被老父逼问,只好委婉答道:“回老爷的话,宝玉玩的高兴,有些累着了,在婶娘房里休息。”>
“观个礼都能累着?宝玉这身子骨也太虚太弱了,连个小丫头都比不过!我看可得好好养着,别像珠哥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