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沉吟了片刻,才缓缓的道;“大师,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只是在王府,本王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说说话,商量这等机密的大事。”>
“所以本王只能找你来了。”>
姚广孝念了一声佛号,看着朱棣沉声道;“王爷,你不管有什么话都尽管和贫僧说。”>
“哪怕是微不足道之事。”>
“王爷你不知,看着是件小事,可能里面却含有重要的信息。”>
“而这些信息有可能成为你成事的倚仗。”>
朱棣听了姚广孝的这番话,赞许的道;“难怪你有如此本领,看来你能从小事上能看出即将要发生的大事!”>
“而从大事上又发现小事的漏洞!”>
“这种见微知着的本事确实是令本王佩服!”>
姚广孝展颜一笑,“王爷谬赞!”>
“贫僧当不起王爷如此夸奖,倒让贫僧汗颜!”>
“王爷今日前来,心中必有烦恼之事。”>
“请王爷不妨与贫僧细说。”>
朱棣长叹一声,方才缓缓的道;“大师,本王和你如今已相交多年!”>
“咱们的脾气、性格、以及为人处事方面都相互了解!”>
“所以本王今日的来意,就是想和你说说,近日在应天府发生了一件对本王不利的事!”>
姚广孝闻言,微眯的双眼猛地睁开,射出一道锋利的寒芒,他沉声道;“王爷,请说!”>
“将事情的原委说得越详细越好!”>
朱棣微微一笑,“好!”>
于是就将事情的前后经过一一说了出来。>
姚广孝边听边琢磨,一直等朱棣讲完,他才沉声道;“王爷,你莫要着急!”>
“贫僧认为,那个徐增寿只是暂时的屈服于他大哥徐辉祖的淫威之下!”>
“待过些时日,王爷你便派贴身护卫前去劝说!”>
“要晓之以情,动之以利,再许以成事之后的高官厚禄!”>
“还怕徐增寿不乖乖的听从王爷的吩咐?”>
“而徐膺绪这个人虽不地道,但王爷也要尽量将他争取过来!”>
“他虽然左右摇摆,但有王妃和三个世子跟着,念着亲情的缘故,还怕他背叛王爷不成?”>
“而且他在前面这一阶段并没有参予进来,想必只要他加点小心,别人想要发现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说着,他又想起了什么,叹道;“就是这个蓝玉,好像故意跟王爷作对一般,总是阴魂不散!”>
“贫僧一时也毫无办法,只能徒呼奈何!”>
朱棣闻言,也谓然长叹一声,苦恼的道;“确实如此,本王也没得罪过他,但不知何故他要与本王作对?”>
“想想前年,他从捕鱼儿海得胜而归。”>
“本王亲自出城十里相迎,后又大摆宴席,盛情招待。”>
“然在吃过酒席后,他非要到本王的校场来参观。”>
“本王就随他的心意,哪知到了校场,他竟那样对待本王!”>
“你说,本王孰可忍,孰不可忍!”>
说着,眼里闪出一道凶光,狠声道;“若本王成就大业,必将蓝玉那厮碎尸万段,诛其九族,方解本王的心头之恨!”>
姚广孝听闻朱棣的一席话,放声大笑道;“好!”>
“若王爷成就大业,擒得蓝玉那厮,待他斩首之时,贫僧必定前去观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