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段氏很久都没有说话,哪怕她心中百转千回。>
就在这段沉默里,脑海里走马灯似的,她回顾了自己的这一辈子。>
段氏一门是江南的望族世家,家中读书氛围重,有人励志走仕途、有人专心做学问。>
她的幼年也是在念书里度过的。>
长幼尊卑、礼数规矩,那些现如今被云嫣点为“太要脸”的性格,亦是闺中月复一月的教导下,自然而然养成了。>
正如她刚刚与两位嬷嬷说的,姐姐大段氏也是一个样。>
家教如此,姐妹谁都没走偏。>
她与大段氏的感情很好。>
姐姐嫁入京中、成了伯夫人,姐妹经常书信往来,直到那年噩耗传来。>
大段氏病故了。>
无论是族中长辈,还是伯府那儿,都放心不下年幼的林玙,两方一拍即合、再从段氏续娶一位夫人。>
小段氏被挑中了。>
“选你,是因为你们姐妹情深,我们不放心把外孙儿交给别家的女人抚养。”>
“你始终要记得,你是填房、是继母,以后你生养了儿子也不能越过阿玙,长幼有序。”>
“你要是生出一丁半点教坏阿玙、让他没有资格承继爵位的心思来,辜负了家中对你多年的教导,那就不配当段氏的女儿。”>
“别说什么教不好,孩子都是白纸,教成什么样就看你用多少心。”>
“你要争气,千万别最后弄得几个儿子争家业,那太丢人了。”>
成亲后,小段氏拜见了婆母。>
婆母语重心长。>
“女人嘛,都是为了孩子,想把最好的给自己亲生的,人之常情,我也一样。”>
“阿玙还小,因而我不敢挑别的姑娘来养育她,我信段家的家风,我把阿玙交给你,我信你哪怕偏心亲儿,也不会亏待阿玙与阿玘。”>
“继母不易当,但是真心一定能换真心。”>
那之后,几十年如一日,小段氏做得很用心。>
长辈们的每一句话,她都牢牢记得,恪守本分、尽心尽力。>
林玙很出色,擅长笔墨丹青,写得一手好文章,在朝堂上也初现锋芒,年轻一辈的子弟之中,不敢居第一,也是一只手能数的到。>
小段氏与丈夫商量着,替林玙求娶沈蕴。>
这是一门好亲事。>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出色的林玙、出色的婚事,以及同样为人板正的庶子林玘,小段氏交出了一份全优的答卷。>
那也是她在各处风评最好的时候。>
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
林玙不续弦,且选择与朝政保持一定的距离,老伯爷又故去后,鸠占鹊巢的声音一点点地传入了小段氏的耳朵里。>
事实摆在这里,她无法为自己辩护,哪怕她至始至终都希望林玙能够续娶,能够在朝堂上施展抱负。>
甚至,她连能说道一番心声的老姐妹都寻不到。>
她说得再真切,落在别人耳朵里……>
不信她的,骂她装模作样,天下有“无私”的好人?真是得了好处还卖乖。>
信她的,也得啐她一口“矫情”。>
她心里都清楚,可她就是被困在这小小的角落里走不出去。>
现在,是云嫣的一番话替她砸开了堵着她的墙,与婆母那年的谆谆教诲叠在了一起。>
“我们都有眼睛、都有心。”>
“真心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