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监督权,同时还要有地方治理权和兵权,如此一来,原本的“郡、县”两级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刺史掌握了监督权、地方治理权和兵权,这与当下的州牧没有太大区别,是太守的扩大版,还因刺史掌握着“监督”权力而成为事实上的一方“诸侯”存在。>
董虎狠狠揉了揉有些刺手的小寸头,笑道:“刺史就如军中的左右监督长使,左右长使是不能直接指挥军队的,一旦长使们掌握了军队的指挥权,他们也就成了爹爹这般存在,军队就会被他们掌控,谁也不知道长使们会在何时起兵造反来杀爹爹,同理,军中将领也不能插手左右长使的监督,否则的话,一样会造成军队私有化的后果。”>
“大汉朝的官制出了问题,刺史本来是监督官吏不法之事,是应该保持客观、公正、第三方监督的存在,可当他们成为治理地方的官吏后,这种‘第三方’属性就不存在了,各州刺史部事实上就没了监督机构,天下未乱之时还看不出弊端,可一旦天下乱了,刺史、州牧、太守立即就能成为割裂天下的一方诸侯,因为他们的权力太过集中,没了监督机制制约。”>
“呵呵……”>
董虎又揉了揉儿子的小脑袋,一脸的微笑。>
“我儿说得对,你大勇哥哥的担忧也在理,但是呢,刺史的本意是巡察御史,本身上只是六百石的小吏,并不参与地方军、政治理,只是汉室王朝因为种种缘故,扩大了刺史的权力,以至于刺史丧失了公平、公正监督的属性,这才让他们成为一方诸侯般存在。”>
“可是爹爹恢复了他们的本职工作,剥夺了地方治理权、兵权的话,他们就只是六百石小吏,但却可以监督各郡国的官吏、将领不法之事,避免各郡国太守、将领成为新生代诸侯,对于咱家的权力、地位的稳固来说至关重要。”>
董虎用着钢笔点动着“刺史”字迹笑道:“人有七情六欲,即便再如何的圣人也会犯错,故而需要独立在外的第三方进行制衡,即便是爹爹也不能任意胡来,否则的话一定会犯下大错,即便今日不犯大错,未来也一定会!”>
“淮南有三郡太守,有独立在外的统兵将领,但却缺少一个监督他们之人,蔡先生是都察院御史中丞,可以临时帮爹爹监督他们,但却不可能长久留在淮南,所以要下放一个监督刺史。”>
“身为监督人员,最重要的是清廉刚正,是六亲不认依照规矩做事的人,而那田丰就是这样的人,这与他是不是我凉州军一系的人无关,与权力需要相互制衡有关,而这些也是未来帝国的政治稳固的根基。”>
汉朝扩大了“巡察御史”性质的刺史权利,让刺史参与了“军、政”方面事务,以至于让刺史丧失了监察御史最根本的“监察”属性,让刺史逐渐转变成割裂天下的诸侯存在。>
这种事情不仅仅只存在于汉朝,在董虎的印象中,同样存在于后来的各个王朝,而情况最为严重的就是宋朝、明朝,明明是巡察御史,巡着巡着就成了高于军方存在,成了军队的实际指挥者,以至于成了外行人指挥内行人情形,也彻底把保家护国的军队玩残了,把帝国的财政玩崩溃了。>
历朝历代都不会让监察御史的品级太高,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避免监察者插手军政事务,可以监督,却不能参与军政具体事务当中,只是当权者往往背弃了这一原则。>
小二子看着与十五六半大小子差不多,心智还只是十岁娃娃,很难听得懂这些,但董虎还是与他讲解了一番,正如他所说,权利需要制衡,监察刺史是监察御史中一员,而各朝各代的御史品级都是较低的,即便是都察院最高的御史中丞,在品级上也是低于三公、六部尚书的,目的自然不言而喻,就是御史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