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虎手指轻点,房中响起轻微的“梆梆”声,好像有什么难以决定的事情……>
“世有六因、四缘、五果,即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因因缘、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增上果、士用果、等流果、异熟果、离系果。”>
“咱相信什么样的因,遇到什么样的缘,就一定会结出什么样的果!”>
就在许攸一头雾水时,董虎又说道:“各路诸侯造反是建立在朝廷弊政太多,即将崩塌的果上,而且各路诸侯自身就已经有了自立为王的野心。”>
“各路诸侯自身有造反的野心是因,同时朝廷崩塌在即的果同样也是因,至于叔父董卓废立天子,以及十常侍宦官,这些不是各路诸侯自立为王的因,而是他们造反的借口而已。”>
“因是种子,种子能否发芽结果,首先是看种子是否是一颗饱满可以发芽的种子,若是一颗天生就不能发芽的种子,就算各路诸侯天生便是野心家,他们也不敢滋生造反念想。”>
“种子是一颗好种子,但需要一些条件才能生长发芽,诸如种到了田地里,诸如种子发芽需要雨水、阳光、合适的温度,如此种子才能发芽,而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就是因因缘。”>
董虎叹气道:“各路诸侯看到了天下分崩离析在即,有了野心,而叔父董卓、十常侍、婶娘何氏、辩弟、凉州羌作乱、黄巾军作乱,以及天下百姓希望朝廷有些改变的意愿,诸如百姓想要减少一些压榨,诸如文人士子希望能够有入仕的机会……这些都是造反的诸侯们所需要的条件。”>
“各路诸侯……包括咱在内,因因缘上都没有太大的问题,可接下来就不同了。”>
“无间缘指的是因缘不间断,种子发芽了,若期间因缘断掉了,诸如一棵麦苗还在生长之时被牛羊吃掉了,麦苗也就无法结出麦子果实来。”>
“所缘缘是指缘分中又生出缘分来,诸如种子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中需要雨水,但今年风调雨顺,降雨量比往年多一些,比较充足,麦子就能结出更多的粮食。”>
“增上缘是增加更多的缘分,麦子需要雨水,可雨水不足,农夫人为担水浇麦田,以此来保证顺利结出果实来。”>
董虎身体微倾,盯着终于面色大变的许攸。>
“每个人都是一个因,所期待的人生就是果,而人的一生,所处于的家族环境、帝国环境、所见到的每一个人,所做的每一件事……这些都是人一生所经历的缘,有利于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缘分就是善缘,与之相反则是恶缘!”>
“许攸。”>
“本帅想知道,你跟着袁绍是善缘还是恶缘呢?”>
“本帅想知道,你想要的果是什么样的果?”>
……>
许攸听懂了董虎的话语,之前对袁绍和冀州军的各方面点评,是判断双方强弱的依据,尽管战争有很多不可预测性,但双方的硬实力摆在那里,就如曹操分析与袁绍一战的几胜几败一样,双方战前肯定会对彼此的实力进行评估。>
这些都是董虎与袁绍的战争,战争的胜负也会直接影响到袁绍的一干手下,但这不意味着许攸日后就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可董虎开口“因缘果”后,只要他许攸一个回答不好,日后也再无“许攸”这个人!>
许攸害怕了,是真的怕了,从邺城前来时他就已经决定了投靠董虎,甚至连如何获得面前男人的信任、重视都想好了法子,可……可他根本没有表现的机会,董虎没有给他可以发挥的空间!>
这也难怪,依照上一世的记忆,董虎知道许攸是怎样的人,而且也不需要许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