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墙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将各家的土地都给围了起来,形成“私人领地”,关键是羊儿们就没法到处乱跑了,除了到山上去放以外,就只能种植牧草,进行青储或者干储,连同畜牧业转型也一块儿干了。
对周至来说也有好处,大家在搬运石头的时候,发现有南红的料子就会送给他,也算是互惠互利了。
这样圈起来的防风圈子还是太大,于是周至又想到了在记录片上看到的曾经非常简单高效的固沙措施——草方格。
用铁锹把干草深扎到沙粒中,组成一个个一米乘一米的正方形十字网格。再把网格中央的沙子分别推到干草周围,对麦草方格进行加固。在干草附近撒上草籽,等下了雨慢慢地就会长出更多沙生植物。这就是中国人的治沙“魔方”,也是后世全球最便捷、环保、低廉的固沙模式。
联和乡的问题和沙漠类似,只不过北方是流动沙丘需要固定,这里是土壤流失需要固定。
在各家围出风墙以后,在风墙范围内利用草方格将土壤固定下来,对于地表土壤和种子被风刮走的现象会有极大缓解,让老赤日对周至的天才思路赞不绝口。
到现在周至基本上已经完全明白了,联和乡的乡亲们以前并不是懒,而是即使万般努力,生活依旧看不到希望,现在既然充满了希望,干劲可就不一样了。
就连一贯好吃懒做的土子日都兢兢业业学起了果树养护扩繁技术,还找吉列阿比买了四头猪娃,就连土良志都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了。
整个联和乡在春天里就这样忙活着,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在今年的联和乡完全体现了出来。
乡亲们忙活着造墙,打草方格,翻地,种粮,周至这边还要参与到猪场和鸡场的管理当中去。
吉列阿比养的种母猪都进入了配种的时候。
在正常的情况下,母猪四到五个月龄达到性熟,六到络通信,神经元系统的算力远没有达到“超算”的级别,成本优势也还没有体现出来,不过其技术路线的理念还是引起了关注。
但是也仅仅是关注而已,起码周至和麦小苗还没有被叫到首都去汇报工作,而且根据李光南反馈,他们对智能终端的兴趣更大。
三月份也到了野菜生长的季节,除了漫山遍野的蕨菜芽重新从地里冒了出来,周至还发现翻耕过的土地上,多出了一种本该备受欢迎的野菜——荠菜。
但是奇怪的事这里的人居然不吃它们,管它们叫“兔草”,意思是只配用来喂兔子。
而且据吉列阿比说,这个草只在年前新翻耕过的熟土上才爱长,所以在本地比较少,今年乡里大面积翻耕了土地后,这菜才到处都冒了出来。
周至不信这里的荠菜味道会和北方不一样,当年自己借调北方的时候最喜欢吃的就是荠菜饺子,于是带着麦小苗,拎着菜篮子去地里挖回来了一大堆。
试着做了个荠菜炒鸡蛋后,周至就彻底放心了,这里的荠菜和北方的荠菜一样好吃,甚至还要更加的细嫩。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