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设计?”小天疑惑了。
“换成惯性聚变的方法,直接把聚变元素导入磁场细胞内部,再用激光从细胞的通道两端高速撞击挤压,模拟恒星内部的压力环境,这就能实现可控的核聚变。”
陈诺简单说了一下更换的核聚变设计。
这种设计,其实就是地球文明时代的惯性约束之法,只不过把原先的靶丸换成了如今的磁场细胞。
在地球文明时代,针对可控核聚变的特性,人们提出了三种核聚变方法。
仿星器,托卡马克,惯性约束。
因为外界没有恒星内部上亿个大气压的超高压力,想要核聚变,这就需要超高的温度。biquku.??m
但超高温的环境,等离子体的湍流又是一个难题。
湍流不解决,高温等离子体就会不停地撞击磁场,导致约束的难度直线提升,维持磁约束的能量消耗也指数性上升,最终可控核聚变引擎的能量就会入不敷出,根本无法实际使用。
针对这个问题,仿星器采用的是软解。
借助数学计算出湍流的魔性,再借助复杂至极的线圈,做成一个麻花状的约束磁场适配湍流。
比如湍流要爆发撞击了,嗯,我已经提前预料你要撞击,这个位置的磁场已经提前扩大,你爆发撞击过来,直接有容乃大。
过了这个拐角,湍流要收缩了,嗯,我也提前预料到你要收缩,磁场在这个位置缩小,压缩体积,维持住聚变元素的密度和温度。
托卡马克装置,这使用的是硬解,直接点磁场方面的技能点。
凭借甜甜圈的磁场结构,提升磁场和维持磁场的成本消耗相对较小,只要磁场强度足够强,这样任由你湍流横冲直撞,我自佁然不动。
但伴随而来的磁岛问题,磁场抵消的问题,解决的难度也不小,最终核聚变引擎的能量效率也会比仿星器低一些。
而惯性约束,这直接舍弃磁场约束的方案,间接避开湍流的问题。
采用特制的靶丸,里面充满了聚变元素,再通过激光自四面明的前人经验借鉴,对于这些研究还能够胜任。
但等进入星际时代,进入到没有前人经验借鉴的领域,这难免就跟不上了。
而小天科研的天赋也不是很好,相比较科研,明显要更胜任负责事务和计划的安排实行。
如此情况,一位真正擅长科研的智能生命,这已经差不多成为刚需。
“科学研究,这又细分理论领域和工程领域,有了中子星文明提供的研究数据,理论方面暂时还没有阻碍,这就先培育一个工程领域的科研生命。”
说干就干,心里有了决定,陈诺就立马开始安排培育第二个智能生命的事情。
培育智能生命,有了培育小天的经验,这事情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简单是智能生命培育很简单,难是定向培育专门天赋的智能生命很难。
“既然是负责工程领域的科研,那么把涉及研究和工程方面的信息,全部复制拷贝一份交给智能胚胎处理,如此大概率就能进行一个定向培育。”
陈诺心念一动,信息素散发。
在远航星球的地底深处,一个新的智能胚胎开始生成,数不清的信息开始传导向对方......
时间流逝,转眼数年的时间过去。
得到陈诺指点的小天,经过多番尝试,终于,一个成熟的细胞级可控核聚变方案被成功研究出来。
单位体积最小的可控核聚变能量引擎,不超过一个核桃大小,聚变功率超过10万千瓦,足以装配给每一个进化生物。
等技术进一步完善,这个体积还可以进一步缩小。
同时因为是磁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