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九艘战列舰才对,不过实际上,由于产能问题,东海舰队只有七艘战列舰,也就是两个小舰队的规模。当然,这也跟帝国目前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美洲有关,因为新改装好的战列舰大都投入到护航行动,也就是护送带有大量士兵的运输船去好莱坞,为即将到来的美国内战干涉行动提供最大的帮助,要想补全驻扎在日本的东海舰队,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行。这种编制,也是根据目前华帝国海军的情况而定,因为华帝国海军目前严重缺乏主力舰,就数目上来说,还不能跟西方列强比,但是,华帝国的海军也有优势,那就是他们在单艘战舰上,拥有更多技术优势,尤其是火炮方面的优势,更是远远甩其他国家一大截。正因为帝国的舰炮技术比其他列强更强,导致华帝国海军的战舰能够比其他国家的战舰打的更远,打的更准,打的更狠,所以为了追求『性』价比,帝国海军的战舰在改装那些买来的大型飞剪船的时候,采取了局部改装的政策。所谓局部改装,就是只改装舰炮以及加装蒸汽机推进系统,再就是增加一些只有舰长才能用的现代电子观瞄设备,比如夜视仪,电子罗盘,无线电定位仪等,其他像外部加装钢铁护甲之类的。就统统取消了。也就是说,这种局部改装,是只追求速度与火力,不再注重耐久力,海战的战术上也讲究一个远距离炮战,也就是俗称的放风筝战术,如非必要,绝对不跟对方近距离格斗。之所以这样,除了经济问题外,最主要也是李永吉跟张信达经过讨论过后。发现既然自己有更强大火力跟机动力,那么在这个时代而言,就不需要再加装铁甲,那纯粹是吃力不讨好。要知道,那些买来的飞剪船本来就是以木质帆船为基础制造的,并不是以铁甲舰为目的制造的。如果把这些飞剪船的外面加装铁甲,必然会损失适航『性』,不管是速度、载重量还是稳定『性』等方面都会大减,而相比起加装铁甲的好处。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正因为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后续的远字级战列舰,就只改装火炮跟加装蒸汽机动力,外面不再加装铁甲了。换言之,那些加装铁甲的远字级战舰,恐怕就只有特『混』舰队的那几艘船了。虽说如此,但由于加装蒸汽机跟火炮的工作量也不小。加上东海舰队的组建太过匆忙,所以东海舰队的七艘战列舰都是只加装了采用旋转炮台的新火炮,蒸汽机动力系统却是没有加的。换言之。东海舰队的七艘主力战舰,全部都是木质的纯风帆战舰,只不过火力更强而已,可以看做是加强了火力的威力加强版风帆战舰。然而,改装火炮这种事儿,当然是要严格保密的,至少李鸿章是分不清里面的道道的,他只知道东海舰队的战舰都是跟西洋人买来的风帆战舰,别说铁甲,连蒸汽机都没有,火炮更是一艘船上只有十『门』,跟当初特『混』舰队的那艘船没法比,怎么能不让他忐忑?这当然是误解,因为李鸿章不懂海战,也不懂船,所以他只以为有蒸汽机的船就是好,火炮多就是强,却不知道战舰的速度与火力还要看很多因素。就速度而言,东海舰队的七艘战列舰,虽然没有蒸汽机,但因为没有加装铁甲,火炮数目也少,导致重量大大减轻,所以速度实际上不特『混』舰队那艘战舰更快一些,只有在逆风的时候略有不如,但那其实可以用其他方法规避。就火炮威力而言,虽然东海舰队的七艘船在火炮数目上远不如特『混』舰队的那艘船,但加装了旋转炮塔,而且没有加铁甲,增加了火炮的稳定『性』,就准确度而言,却大大的提高了。要明白,海战跟陆战不一样,就算风平『浪』静,就算吨位再大,也是有轻微摇晃的,只要摇晃的厉害,那准确度就会大大降低,哪怕你有再好的观瞄设备也白搭。实战表明,特『混』舰队那艘船在攻击大型目标,比如直接攻击地面目标的时候还好,但如果攻击海上小目标,准确度会大大降低,原因就是稳定『性』太差。而东海舰队那七艘船,每一艘只有十『门』火炮,还有旋转炮塔,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