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楚风羽在《晨光日报》发表了《楚风羽品三国》,《晨光日报》的销售数量大大上涨。大约增长了百分之三。你可不要小看这百分之三,福平市的人口很多,增加百分之三意味着增加了好几千人。原本福平市报纸业消费能力以趋近饱和,能增加好几千人的订阅确实不易。
虽然只发了序和第一章,但《楚风羽品三国》确实火了起来。大街小巷谈论的都是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是英雄,奸雄还是奸贼。讨论的结果就是书店关于三国的历史书大卖。你争论曹*是一个怎样的人,当然要拿出证据,所以就有很多人查阅资料。最夸张的是有一对学生为了争论曹*到底是英雄还是奸贼,原本是好朋友的他们,反目成仇,最后大打出手。这两人打得还不过瘾,还打起了群架。搞得警察来了,才解决这件事情。
读者一:“历史书也能写得这么精彩,真是狂炫酷拽叼炸天。”
读者二:“我只是觉得这本书写出了原本在我心中的东西而已。作者,我只是晚你一步!”
读者三:“历史也可以这么好玩,哪里不懂看哪里,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
读者四:“我决定了,以后就订阅《晨光日报》,就冲着这《楚风羽品三国》。”
他开创了一个研究历史的新时代,他独创了一套研究历史的方案。这本书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它像一个引路人,带领你去揭开历史的面纱。语言诙谐幽默,但不失严谨。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楚风羽品三国读后感》。这篇读后感是福平市作家第一人许永文写的,这篇读后感充满了对《楚风羽品三国》的赞美。自然,这篇读后感发表之后,《晨光日报》的销量再次上涨。
《晨光日报》报社。
“小陈,这次干得好。你发的《楚风羽品三国》带动了报纸的销量。我给你加薪。好好干。”主编拍了拍小陈的肩膀。
“谢谢主编,这不是你指导有方么。”
“呵呵,孺子可教也。”
有人欢喜有人愁。《新闻速递》报社。
“唉,这几天的销量又被《晨光日报》拉开不少。”《新闻速递》的主编陈少华感叹。
“主编,我这几天发现了一件事情。是关于《楚风羽品三国的》。”黄家耀道。
这几天,陈少华一听到《楚风羽品三国》就头疼。《楚风羽品三国》就像一匹横空出世的黑马,把《新闻速递》踩得体无完肤。陈少华感觉必须采取措施了,不然会被《晨光日报》压得死死的。正好此时黄家耀过来了,难道他有办法?
“你发现了什么?”陈少华问。
“楚风羽发的文章和几年前出版的一本书叫《反转三国》的书有点像。”黄家耀自从《楚风羽品三国》发表以后,每天查资料,就是想查出《楚风羽品三国》的漏洞。他翻遍了无数关于三国的书,发现有一本的观点和楚风羽很相似。据我所知,楚风羽很年轻,我断定他自己是写不出来《楚风羽品三国》,他肯定是抄袭!他有可能是拼凑前人的材料。”黄家耀一脸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表情。
“嗯。如果你说的是真的。这就有意思了。我要让《晨光日报》翻不了身。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陈少华用欣赏的眼神看着黄家耀。
“我说的绝对是真的。要不,我拿《反转三国》给你看看?”
“嗯。明天关于《楚风羽品三国》的文章就交给你了。要给我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第二天。
《天才还是剽窃—论楚风羽品三国》——《新闻速递》。
《新闻速递》邀请了福平市著名作家朱润金来写这篇文章。朱润金是许永文的死对头。他写这篇文章不是站在客观的角度上,纯粹是要打击许永文。许永文支持的,他就反对。你许永文不是支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