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与此章,特有烦言。然孔子所言,本不以概凡事;如禹改鲧道,未闻儒者谓之不孝。若必执一废百,则孔子不复有“可与立,未可与权”之教矣。学者其审思之。又本章特称孟庄子为难能,在当时必有所以为难能之具体事实,今亦无可确考。此等处以不深论为是。
孔子说“孟庄子之孝”,“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是提倡吗?曾参谈到这个,是提倡吗?
由孔子说“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并非提倡宁武子之“愚”,强巴推测孔子也并非普遍提倡孟庄子之“难能”。
至于曾参,由于他特重“孝”,有可能提倡这个?
为什么说“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是自己积小就与父亲的臣僚们“亲密无间”,信任其中的每一个人,因而无须改动他们的职务职责?
是父亲行政的各项政策与措施全都尽善尽美,因而可以毫不更动,永远执行?
强巴以为,只有当想要“更改”,而考虑到为父亲“服丧”,在服丧期间不予更改,才属于“难能”。
参考资料
1.孟庄子.孟庄子-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引用日期2013-05-22]
2.村街概况.静海党建网[引用日期2012-07-9]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