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关的过程比我想象的简单多了.我早就托老赵置办好了通关文牒.皇甫宸给我的那个是不能用的.太容易暴露行踪.
出了关口.老赵就带着马车折返了.我同墨汐跟着金国商队继续前行.那些商人穿着宽松的长袍.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绣着绸缎花边.脚上穿着用帆布做的靴子.满脸的络腮胡.虽然看着有些吓人.但是却好客.
虽然我一直觉得防人之心不可无.可是刚出了关.进到金国的地盘上.我是一筹莫展.不知道去哪里.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正好看见有商队挂着布条说可以带客进城.就同他们谈好价钱.
商队都是马匹骆驼居多.唯一一辆的马车.听他们说里面拉着的是东家.所以.我和墨汐两人也只得坐着驼货物的马上.一颠一跛.这滋味可比马车难受千万倍.可是我只能忍受着.
他们说话的口音同南国有差异.但是也不是很大.商队领头的那个汉子我和墨汐总是偷偷叫他大胡子.他说了自己的名字给我听.可是我记不住.不过他也记不住我的名字.每次见我都叫阿如汗.
那个所谓的东家.我根本沒有见过.他好像不与大家一起用膳.每次都是大胡子把饭菜端进马车.过半个时辰又端出來.连那天我同他们商议跟随商队.那个人也沒有露面.只是嘱咐大胡子好生照看我们.
这一路的异国风情倒是让我们一饱眼福.怎么说.金国中和了蒙古和满洲的那些风土人情.不管是建筑还是坏境.都与中土两异.有蒙古人的粗狂.也有满洲人的直爽.就连称呼都是混乱的.他们叫墨汐琪琪格.却叫我阿如汗.经常让我有种不知所以的感觉.
有时候会问他什么意思.可是他却又解释不了.也就任由他们这么叫着.
墨汐倒是这些新鲜的东西充满了好奇心.坐在马背上经常东张西望的.偶尔看见金国的小姑娘.带着额饰.腰饰.都要只给我看.我知道少数民族的服装多数都是繁琐颜色鲜亮的.可是却不曾亲眼见过.
那些小姑娘们穿着高领无腰带直角襟长袍.开襟两边以刺绣和织锦装饰.用绣花图案装饰马蹿袖.大襟和腰间上部多用黄、黑、红三种织锦花边.
有时候也会看见穿着坎肩的女子.大胡子告诉我.在金国只有嫁人的女子才会穿坎肩.这样的风俗习惯就如同南国只有嫁人的女孩.才会挽起发鬓一样.为出阁的女子.都不会江全部的头发挽起.
我也不知道如今到哪里.只觉得这刚进的城镇分外热闹繁华.遍地都是商贩.大胡子他们带着我们走到一家客栈.就说.已经到了皇城.他们要送东家回庄子.不能再带着我们了.
我赶紧掏出银子给他们.又感谢许久.才目送他们的商队离开.
这客栈看着也是平常.并沒有多豪华.倒是符合我现在的消费水平.我对金国的消费一无所知.从边关到皇城也不过是七天的功夫.根据脚程算的话.这金国的面积并沒有多大.也难怪他们一直企图南下.
金国虽然看着繁华.但是地处环境气候恶劣.资源匮乏.植被的覆盖率很低.所见之处多为黄沙.而且这一路走來.我只觉得气温日益低下.都穿上了冬日的薄棉衣.这不过是九十月的天气.居然就已经这么恶劣.
“相公.这些胡蛮子都看着好凶.”墨汐随我站在客栈门口打量着过往的行人.低声对我说.
听到她这话.我失笑.“哪里凶了.你这不能只看脸.那个大胡子不就是挺好的.”
这丫头一向如此.还记得去凉州的时候.那些随行官兵.她也看不惯人家.说是凶神恶煞的蛮人.如今看样子.这个毛病还是不曾改掉.
看着路人都是行色匆匆.眼见着天色也完了下來.就拉着墨汐进店.不管怎么说.先住下來再慢慢计划.
不管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