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放心,“那就好、那就好,如今你也不记得以前的事,暂且先在我家住下吧,等寻得你的家人,再做打算?” 诺雨有些不好意思,可她如今也知该如何才好,也只能先安定下了,再做打算,不过她可得问清楚事,才行,于是她试探性的问道,“姐姐,如今我们这个朝代如何?当今的圣上是位好皇帝吧?” 红萍一五一十的道,语句中尽是对当今皇上的赞赏,“我们建和王朝是当今几个国中最大的国,当今的皇帝元和帝前几日继承皇位,这不,才继承帝位几日,就下了好几道为民的圣旨,修建水利、开垦荒土,又是废除官员推荐制,改用科举。” 诺雨只是细细听着,她也好奇这当今的皇帝,到底是何许人,有如此大的能耐,才登基几日,便让建和王朝的百姓敬仰不已。“如此说来,实在是位难得的好皇帝。”可她却不知,这个人正是她此生,生生世世最不想见的人…… 京城,街道热闹非凡,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姚木申站在街道两旁四周瞧瞧,背着一个小包袱,在一家客栈门前停下。看了一眼门牌,福阅客栈,“就住这家吧。” 赶了一日之久的路,姚木申早已饿的前心贴后背。 正值午膳时辰,大厅的人较多,几乎是高朋满座,好不热闹。姚木申选了在一角落的不显眼的空座前,寻了个位置坐下。 小二跑前来招待,他只是点了几个小菜,又要了壶小酒,边吃边喝,一杯酒下腹,姚木申满足的赞道,“真是好酒。” 他本也不是特意来喝酒,只是为了打探消息,这才寻得个位置,坐在大厅中。要说这消息最可靠之处,当属于茶楼、酒楼了。 大厅里有几个人,许是喝得尽兴,此时划起拳来,使得原本热闹的客栈,更显得热闹许多。 旁坐有几个书生打扮的人,在吟诗作对,把酒言欢。 “我们的新皇登基才短短几日,竟连下了几道为民的圣旨,实乃我建和之福。”一蓝衣书生,边喝酒边道。 “可不是么?最为高兴的当属,那道科举圣旨,这下也没有人敢说我们这些文人一无是处,终可为国效力,报效朝廷。”青衫男子,也接着道,言语中透露出雄伟大志。 一男子悠悠的声音道,“我有一远房的表亲,在御亲王府当差,据说新皇这几道圣旨,是因为语王妃,也就是当今的舒娴皇后的缘由?” 众人的兴趣,此时正被吸引起来,就连一旁的姚木申也忍不住的认真听起来。 灰青衣的男子性子有些急躁,“我说,陈兄,你到是说说,为何是因舒娴的缘由?” 被唤作陈兄的男子接着又道:“我那曾在御亲王府当差的表亲说,当今皇上很爱皇后娘娘,或许你们不知,先帝驾崩那日,舒娴皇后与何贵妃一同失足,跌入山崖,如今已生死不明。” 众人又是一惊,“可真有此事。” “千真万确,这等杀头的罪,我陈名为也不敢造次。不然为何皇上只下册封皇后的诏书,却不见封后大典呢?” 青衫男子又问道,他不明白,这皇后失踪,与新皇下的圣旨又有何关系呢? “这皇上下的圣旨为何与皇后娘娘有关,这,我等不甚明白?” 一旁的姚木申只是竖起耳朵听着,他脑海中闪出一个疑问,他所救的女子会不会正是失踪的舒娴皇后?只是天底下哪有这般凑巧的事情? “舒娴皇后乃当朝摄政王林将军的正室所生的嫡女,在舒娴皇后还是未成为王妃时,并经常为穷苦人施粥送医,免费开堂医病。当今京城第一大楼阅江楼便是皇后娘娘在闺中未嫁之前专为积善所开。” 灰青衣的男子又道;“这个我到是听说过,据说这舒娴皇后,长得貌若天仙,心底善良,其医术更是了得,不但治愈当今皇太后的肺痨,又救得当今曾患天花的武王爷。” “这是整个建和王朝百姓都知道的事。”许久不说话的蓝衫男子接着说。又问了问,“我说名为兄,这与皇上所下的圣旨又和关系?” 陈为民又道,“关系可大着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