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大唐李承乾 > 第二十九章 手电筒以及封德彝之死(1/2)

第二十九章 手电筒以及封德彝之死(1/2)

上一章大唐李承乾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ps:求收藏、求推荐啊!!!!

李承乾又安抚一会儿杨氏等人,而后就回转皇宫。

等到他回去之后,他又来到存放古书的地方,将盖着的布掀开,果然其中最早的一个古书之上出现了一个巴掌大小的东西

李承乾视之乃是小手电筒,这玩意还挺高科技(当然了是对于唐朝来说),竟然是太阳能的,不用担心充电的问题,而且制作的精巧异常。

不过李承乾也有些郁闷这玩意除了照明还能干什么?接着他将手电筒放在坐垫之上,再用布将九本古书盖上。

就在这时内侍王虎进来,对李承乾道:“太子殿下,程校尉来了。”

“哦,程处默来了,快让他进来。”李承乾道。

果然片刻的功夫程处默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李承乾不由的打趣道:“程将军你这么着急赶着投胎啊?”

程处默脸色剧变道:“殿下,您可别害俺老程啊!这大唐现在只有一位程将军,要是俺家老爷子听见,那可不得了。”

“行了,别在那里装可怜了,这个时候来孤这里有什么事?”李承乾问道。

“殿下,您可能还不知道尚书左仆射封德彝封大人病逝了。”程处默道。

听到这个消息李承乾不由的一怔,而后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就是您刚刚离开封府不久。”程处默道:“俺老程怕您不知道专门来给您报个信。”

“处默你有心了。”李承乾经过初始的惊讶之后,又平静起来,毕竟历史之上封德彝就是在贞观元年死的,只不过这次提早了点。

但是李承乾不知道的是,封德彝这次的早死与李承乾送的那句词“两朝开济老臣心”有很大的关系。

话说李承乾从封德彝的府邸走后不久,封德彝就颤颤巍巍的清醒了,而后他的妻子杨氏将李承乾来他的府邸看望他一事以及送的那幅字一并都告诉了封德彝。

封言道还专门打开了那幅字让封德彝看,谁知这一看就使得封德彝死于非命。

要说“两朝开济老臣心”这句诗句,是李承乾盗用的盛唐诗人杜甫的七律《蜀相》中的一句,意思是说诸葛亮为刘备、刘禅两朝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褒扬溢美之词全在其中。

套用现在的话就是端的伟光正、高大全,是对一个老臣最高的评价。

当然这是外人看,比如杨氏一见这幅字就携子拜谢李承乾,因为他知道这是李承乾对他丈夫的评价,有了这幅字,日后李承乾登基就不用担心封德彝曾经得罪过李承乾的事,甚至于他的儿子封言道入朝为官的还有许多隐形的好处。

但是有一句话说的好,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会有一千种看法。

封德彝此人才干是有的,但是他也是一个惯于揣摩人心、见风使舵,蛇鼠两端之人。

从他的经历之中就可以看出来,封德彝早年曾为杨素幕僚,后负责督建仁寿宫,升任内史舍人。

隋炀帝年间,封德彝受到虞世基倚重,使得朝政逐渐败坏。

江都之变时封德彝历数隋炀帝的罪过,隋炀帝对他道:“你是士人,何至到此地步?”封德彝羞惭而退,隋炀帝死后,又投靠宇文化及,任内史令。

宇文化及兵败后,封德彝投降唐朝,逐渐获得唐高祖的信任,官至中书令,封密国公。

同时他又是李世民的天策府属官,但是他又暗中维护太子李建成,在二人之间摇摆不定,但李世民对此毫不知情。

一直到贞观十七年李世民才知道封德彝阴持两端之事,大怒之下追夺封赠,改谥为缪。

封德彝最善于揣摩人心,后晋刘昫所著的《旧唐书》这样评价道:“封伦多揣摩之才,有附托之巧。党化及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大唐李承乾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