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李四生活在长安,长安是均田制和府兵制都实行的很好的地方,虽然生活在长安,虽然也姓李,但是李四可不是什么皇亲国戚,也没有高官厚爵,就是一个平头老百姓。
据说在李四爷爷的时候,正好是隋朝末年,李四的爷爷曾经跟着李二,不要误会这个李二可不是李四的二哥,而是我们之前提到的李渊的二公子,秦王李世民。
李四的爷爷本来就是一个种地的农民,没有背景,没有出身,没有金钱,所以只能一直做一个农民,老实巴交的不敢得罪人,每年都向政府交税(注意当时是隋朝政府)。
后来天下大乱,盗匪横行,李四的爷爷也没少挨抢,接着又发生了自然灾害,李四的爷爷没有了粮食,杨广守着满仓的粮食不拿出来救人,这可让李四的爷爷怎么活呀?
于是在同乡人的鼓动下,原本连只鸡都不敢杀的李四爷爷拿起了锄头加入了盗匪的行列,其实只是为了吃饱饭,后来李渊打入关中,盗匪门听说李渊的军队很仁义,既不杀降也不杀俘,又有饭吃,于是纷纷向李渊投降,这其中也包括李四爷爷。
李四爷爷被分配到了李世民的队伍,跟着李世民东征西讨,虽然没有建过什么大功,命却是保住了,在攻打洛阳的时候,李世民创建了一支特种部队,叫玄甲军,李四爷爷也参与了选拔,很遗憾初选就被刷下来了,原因是年岁太大,体格不健壮。
要知道玄甲军中的将士可都是百里挑一的强者,要弓马娴熟,作战勇敢,一般人是进不去的,像李四爷爷这样的在战场上受过几次伤,已经元气大伤,就别想了。
玄甲军由秦叔宝(秦琼是也)、程知节(程咬金是也)、尉迟敬德(尉迟恭是也)、翟长孙(这个名声不如前面三位,也是员勇将,后来战死了)等四人率领。单听这几个带兵官你就明白了玄甲军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军队,
每次李世民出战都领着玄甲军冲在最前面。看到玄甲军的强悍,敌人往往望风而降。撒腿就跑,有几个不识相的还试图抵抗,在玄甲军一轮冲锋之后也立马崩溃。
因此玄甲军也随着李世民的名字一样名垂青史。
现在我们再把目光回到李四爷爷的身上,之后李四爷爷也跟着别的大将打过突厥,到了武德七年,唐王朝在统一天下的战争中基本上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有几个不怕死的还在那硬扛着,被消灭也是早晚的事。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国家安稳了。军人也就失业了,李渊一道命令十几万大军就卸甲归天了,其中还包括李四爷爷。
但是看在这么些年为国家服务的份上,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李渊还是很够意思的,李四爷爷虽然作战并不十分勇敢,没有立过大功,没有当上大的军官。在国家推行均田制的基础上,李四爷爷等一大群失业军人。被李渊亲自下诏指定分配在一个土地肥沃的地方,而且土地足额分配,一亩都不能少。
李四爷爷得到了一百零一亩土地,二十亩永业田。八十亩口分田,一亩作为宅基地,就是盖房子用的。
之后李四爷爷离开了刀枪剑戟、斧钺勾叉。摆脱在刀口上舔血的生活,重新拿起了久别的锄头。每天日出而做,日落而息。见过刀光剑影,见过血流成河,也见过尸横满地,李四爷爷说:“幸福就是可以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没有战争,没有冷酷,没有杀戮。”
一个饱经世事的平凡老人,用他的一生见证了一个乱世,然后发自内心的说出这番话,话语虽然普通,却是无数的眼泪和无数的鲜血凝筑而成。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李四爷爷安静的离开了人世。
李四那个时候年纪还小,很伤心,嚎啕大哭,哭晕了好几次,爷爷的死给李四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后来在战场上看见战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