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东晋大土豪 > _0302位面之子刘寄奴(1/3)

_0302位面之子刘寄奴(1/3)

上一章东晋大土豪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北府军大本营京口的北面,也就是长江的南岸,一溜儿排开着四座山,其分别为焦山、北固山、云台山、金山。

焦山、北固山和金山又被后人称为京口三山名胜,三山互成犄角之势,组成了京口的屏障;其中又以北固山更为人乐道,故有“京口第一山”之称。

北固山由前峰、中峰、后峰三部分组成。后峰是北固山的主峰,背临长江,枕于水上,峭壁如削,是风景最佳的地方。

北固山上有一座甘露寺,它始建于东吴甘露年间,故名,寺额为张飞的亲笔。

要北固山上最高的建筑物,那就非北固楼莫属了。

此楼由征北将军蔡谟于咸康年间始建,距今已有六十年历史,建造这座楼当然不是为了在此观光,而是以军用为出发点,是用来“置军实”的仓库。

可要是登上北固楼,东看焦山,西望金山,甚至能看到江北的平山堂,确使人能够感受到“金焦两山,吴楚一江分。”

北固山西面的金山,其上亦有一寺,名曰金山寺。

金山寺原名泽心寺,亦称龙游寺,建立起来的时间不过几十年而已,这座寺庙正是中国佛教诵经设斋、礼佛拜忏和追荐亡灵的水陆法会的发源地。

金山寺寺门朝西,依山而建,殿宇栉比,亭台相连,遍山布满金碧辉煌的建筑,以致令人无法窥视山的原貌,因而有“金山寺裹山”之。

中国所有的寺庙山门都是坐南朝北,唯有金山寺朝西,朝向西方极乐世界,因此也被人称为禅宗之正宗。

金山寺应该是《西游记》中唐玄奘出家之地,与之相关的名人当然还有《白蛇传》中的法海和白娘子,起金山寺最容易想起的还是“水漫金山”的典故。

而在北固山和金山之间,又有一座山名为蒜山,亦称算山。蒜山是个伸入长江中的半岛,山下即是连接江北的重要渡口蒜山渡,此山虽然不是很高,面积也不大,但四周坡度很陡,山顶却较平坦,利于驻军,其形势险要。

据此山之上,北可以监控长江,南可以俯瞰京口,亦是兵家必争的要地。

早在孙策、孙权兄弟座镇京口时,云台山就是重要的军事据点。传在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出使东吴,与周瑜在蒜山驻地会晤,面商抗曹之策。两人各自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手上,待写好一瞧,都是一个“火”字,就此定下了谋算曹军的计划,此地便因此得名“算山”,后来不知怎么的就变成“蒜山”了。

唐朝时,镇江称润州,而当时润州管辖着江宁,江宁又称金陵,故当时的镇江也一度称作金陵,因此那时的蒜山渡口就是金陵渡。

诗人张祜曾有《金陵渡》一诗,写的便是蒜山,“金陵津渡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声讨武则天失败后的徐敬业,以及著名檄《徐敬业讨武曌》的作者骆宾王,也都曾隐藏在蒜山下。

而苏东坡晚年也想在此隐居,他曾给金山寺佛印和尚写过这么一首诗,“问我此身何所归,笑作浮休百年宅,蒜山幸有闲田地,招此无家一房客。”

由于蒜山的位置过于突出,随着长江水流对南岸的不断侵蚀,蒜山的绝大部份终于坍塌入江,留给后世的也就只有无数的诗歌和传了。

孙恩率军由大江而上,原本就是要直攻京城的,可要是能顺手牵羊将北府军的大本营抄了,不亦乐乎?

若要进攻京口,蒜山显然是最好的跳板。

于是米贼的船队到此之后,便纷纷靠向南岸下了船,又在孙恩的亲自指挥下争先恐后地登上了蒜山。

北府军的大本营,危在旦夕!

刚刚回到京口的刘裕,根本就顾不得长途跋涉的疲劳,他发表了一番演讲之后,便率领着一路追随他回来的将士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东晋大土豪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