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李冲进来又是一阵哭闹,贴心的老伙计就被那么杀了,西李再念佛,也是有脾气的。必须给老魏一点颜色,必须给客氏一点颜色看看。
现在东林快死绝了,她还怕什么?
为了安抚好西李这位养母,天启当场写了诏书,封西李为康妃,并答应公开宣布为这位养母洗冤,将当时的情况说出来。就连那个当初鸣不平的御史贾继春也答应时机合适就重新启用,一连串的条件才把这位新任的康妃哄回去。
移宫案的定义开始变动,当时功臣都将是逆臣!
这件事情西李不来闹,天启也要拿这件事情做文章。
毕竟,这件事情中他也受过窝囊,体力很好的杨涟拉着他的小胳膊狂奔,大胡子上一对眼睛犀利,让他的胳膊很疼很疼,让他做梦梦到那大胡子和眼睛都会惊醒。
当夜,刘时敏就搬到李谦养老的地方去,不胜感慨,并改名刘若愚,开始写一本叫做《酌中志》的宫廷记录散文。
他很聪明,没想到被自己的师兄算计了,更敌不过形势。形势面前,他的聪明不起作用,天启连挽留的意思都无,这聪明又算得了什么?还是没看透,做了那么多找死的事情。
他也明白了李谦当时见了他为什么像耗子一样害怕,也看到了魏党的末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自保,写一本记录各方面的黑材料。他不知道,历史上这本《酌中志》确实保了他的命,也被复起的东林余人进行修改、删减,国朝更替后更被一顿大改特改。
坤宁宫中,张嫣得知李谦被杀,刘时敏避祸自请被废后,终于露出了来自心底的微笑,十分的美丽。
此时的她,一个人下着围棋,一心二用。
而天启乔装打扮一番,又来找朱延平,对他来说内部能控制的事情都不是事,养母对着他的脸吐口水也不是事。控制不住的事情,才是大事情。
应社就是大事情,彻彻底底的强化版本东林。为了对付东林人他连孙子都当了一阵子,他可不想在江南人面前再装孙子,也不想让自己的子孙再装孙子。
对于他的到来,朱延平也早有准备。
还以为刘时敏入宫后,魏忠贤会赶过来代表宫里谈谈应社的事情。结果刘时敏前脚走,魏忠贤后脚就带着宫里的长寿面来了,显然魏忠贤没有与刘时敏、天启这边谈过。
那么后面能来的自然是那位肖少监。
朱延平一袭粗布棉袍,天启来的时候朱延平正在后院中炒爆米花,天启吃了一粒看着篮子里的玉米,想了起来,笑道:“没想到这等粗糙谷物,却能炸出花来。”
手里端着盖紧的锅摇着,奶油香气四溢,朱延平点着头:“也是巧合,这东西不好吃,丢在火里自己裂开,白灿灿的,就想了个法子。手里还有些种子,准备开春买些地种了。”
一锅锅炸好的爆米花先送到后院家眷那里,又给府中留宿的张采、侯峒曾、余煌、徐世萌等苏沪、浙江一带举人,还有杨泰升这样陕西兰州过来的举人送过去。
这些举人都是等开春会试的,也看好朱延平未来,考中进士大家就是同僚,考不中就想着在这里当个幕僚历练一番。
天启也预定了三锅,等朱延平全部弄完后,天色已经黑透。
正房里,两个人盘坐在火炕上,吃着奶油爆米花,开始谈应社的事情。
应社在七月席卷江南的时候,那时候就有了应对。就是由鲁衍孟出面,请蕺山先生刘宗周收张溥为徒,将张溥困在绍兴山阴蕺山书院。
刘宗周在孟府求教过,是鲁衍孟的启蒙先生之一,以鲁衍孟师兄的身份对鲁衍孟进行启蒙。
结果倒好,刘宗周这个从文渊阁行人致仕回乡的大儒,拉起蕺山派整合了浙江士子,又和张溥这个新收的学生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