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弘晴的监控之下,不说旁人再难撼动弘晴,就连诚德帝怕也得看弘晴的脸‘色’行事,如此一来,到底谁才是皇帝可就有些不好说了,毫无疑问,诚德帝自然是不愿如此行了去的,自是巴不得群臣们都站出来反对此本章,当然了,诚德帝却是不打算将弘晴所言的撤军与本章之关系解说出来,摆明了就是要误导方、李二人之判断。
“陛下明鉴,老臣不擅军务,对此实不敢妄议。”
就诚德帝那么点小伎俩,当真不过是在班‘门’‘弄’斧罢了,又怎可能瞒得过方、李二人——弘晴昨儿个才刚耍了一把清君侧,今儿个一早进宫拿出了这么份军事变革的折子,与其说是来跟诚德帝商议军机的,倒不如说是来下最后通牒的,这么个浅显的道道,若是都不能看透,也就枉称智者了的,当然了,李敏铨早已站在弘晴的对立面上,自是怎么能让诚德帝高兴怎么来了的,可方苞却是不打算淌这么趟浑水,含糊其辞便也就成了方苞的不二选择。
“嗯……,灵皋先生过谦了,这么说罢,此变革之章程,朕有意缓行,却又恐丰台大营有变,灵皋先生可有何教朕者?”
被方苞这么一堵,诚德帝方才刚缓和下来的脸‘色’当即又有些个不好相看了起来,只是这当口上,正是用人之际,却也实是不好朝方苞发脾气,无奈之下,也只能是一咬牙,将召方、李二人前来的真实用意道了出来。
“……”
诚德帝这么个高难度的要求一出,不单方苞无语了,便是满心满意要讨诚德帝欢心的李敏铨也闭紧了嘴,没旁的,弘晴眼下手握十数万大军,朝野间拥护者极多,真要是不能给弘晴一个满意的答复,后果么,显然只有一个,那便是玄武‘门’旧事重演,这等时分,谁要是敢在军政变革一事上大放厥词,没传出去倒也就罢了,可真要是让弘晴知悉了,下场只怕堪忧。
“怎么?都哑巴了,哼!子诚,你来说!”
诚德帝等了好一阵子,也没见方苞有甚言语,心火顿时便大起了,重重地冷哼了一声之后,便又点了李敏铨的名。
“陛下息怒,臣还是先前之意见,此章程断不可为也,然,兹事体大,陛下确不宜出面反对,当以朝议处之,臣有一策,或可解开此结,当……”
李敏铨心思灵动得很,先前虽是不言,可心中其实早已盘算停当了的,此际听得诚德帝点了名,自是不慌,从容不迫地便将所思之策娓娓道了出来。
“唔,那就先这么办了去,有甚事回头再议好了,都道乏罢。”
诚德帝原就不是有大主见之辈,此际听得李敏铨这般建议,眉头当即便微皱了起来,略略一想之后,也觉得应是有几成的把握,也就没再多啰唣,更不曾再问过方苞的意见,乾坤独断地便下了最后的决心。
“臣等告退。”
一听诚德帝这么吩咐,方、李二人自是不敢再多逗留,齐齐躬身行了个礼,各自退出了书房,面上都是一模一样的平静,可眼神却是截然不同——方苞眼神里明显透着股浓浓的忧虑,而李敏铨的眼中却满是掩饰不住的兴奋之热切……
“不下了!”
雍亲王府的书房中,面对着已不成形的局面,四爷原本就烦的心顿时便更烦了几分,一把将盘面搅‘乱’,霍然而起,心浮气躁地在书房里来回踱着步,面‘色’‘阴’沉得简直能滴出水来,此无他,都是被昨儿个丰台大营兵变给闹的,一夜无眠之下,肝火本就大,原想着下棋能转个心思,却不曾想又输了个底朝天,四爷的心情能好才怪了的。
“呵。”
四爷都已是着急上火了,可邬思道却是一点都不放在心中,哪怕四爷在那儿有若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地来回转悠着,邬思道也就仅仅只是一笑了事,那一派的风轻云淡状,就宛若无事人一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