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但是百年、千年之后呢?千年风骨抵不过一把屠刀,泱泱士子风.流,在蛮横的强盗逻辑下,彻底就是个笑话。
“制衡。”她喃喃自语。
旁边倏地伸出一只手,逝世逝世按住了她的口。“你疯了。”赵楷压低了声音咬牙切齿,“连这种话都敢胡说,不要命了不成?”
赵瑗唔唔地挣扎几下,好不轻易才掰开了赵楷的手,瞪他一眼:“我不过是在想,若我是大哥,又该如何自处罢了。既然汴梁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么我就更不能……”
“哦?那你说说,若你是朕,又该如何自处?”
一声戏谑且透着几分疲惫的询问,惊得两人齐齐回头。青石阶的燕国公主府门口,一张豪华的龙辇静静静摆着,已不知摆了多久。身穿衮服的赵桓站在青石阶上,眼力从左到右环顾了一圈,接着淡淡地说道:“朕听说三弟和嬛嬛都来了燕京,索性也跟来凑个热烈。”
“官家。”
“官家。”
赵瑗赵楷齐齐行了礼,四周人等已经跪了一地。
赵桓一步跨进了公主府里,似笑非笑地看着赵楷,悠然言道:“三弟可真是好打算啊。朕素闻燕京有‘小汴梁’之称,繁荣盛景,便打算凑个趣儿过来坐坐。不知燕国公主意下如何?”
“官家驾临燕京,自是臣妹之幸。”
“好。”赵桓哈哈笑出声来,清亮的笑声回荡在公主府中,一扫先前的颓气,“朕此番还领了几个后生过来,俱是年前中举的少年英才,还要请皇妹多多替朕调.教一番才是啊……”
越来越乱了。
真是越来越乱了……
她为了给西军腾出手,不惜亲身做靶子来到燕京;赵楷也随着到了燕京,还要把王妃世子一同接来;现在居然连赵桓也到了燕京,还带着几个“等候调.教”的新科进士……
一个个都疯了么!!!
赵瑗低垂着头,陪赵桓说了会儿场面话,感到越来越揣摩不透了。
“朕与嬛嬛许久未见,甚是想念。嬛嬛不妨让人备些酒菜,你我二人好好叙叙话。三弟也一同来罢,朕明日便让人往接你的王妃和世子,顺带连太子也一同接来,岂不妙哉。”
赵楷闻言愕然,却并未多说什么,只是欠身说道:“多谢官家。”
赵瑗颇为无言地叫来了她的长史,挑个齐整的处所,备了一些齐整的酒菜。皇族设宴,大多是分桌而食,所以宴不宴的,倒也没什么要紧。宴会进行到一半,赵桓便摒退了所有人,只留下他们兄妹三个,将来意慢慢地说了。
本来还是为了对西夏动兵的事情。
西夏一直是大宋的亲信大患,种沂多次上书恳求动兵,赵桓自然乐见其成,全部批准。但当时朝中已经分成了新旧两派,借着“康王私自称帝”一事,掐得你逝世我活。明面上是为了康王赵构,私下里,却是为了自家派系和门生。这回说要动兵,两派又重新掐了起来。
一派以李纲为首,感到大宋需要一洗羸弱之风,好好打上一场。
一派不知是谁为首,总之感到读书人命比天高,坚决不能让武将借此机会翻身云云……
两派掐得你逝世我活,差点把岳飞都给掐下了台。好在赵桓本身有心掩护,又把岳飞送到了山海关,守着燕云的咽喉要道,才躲过了一场风波。
所以之前种沂对她说,若是这次失败了,那就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
赵瑗有些惊奇。
她没想到,这场风波居然来得这么快。
蓝本她的打算是,先用几场胜仗巩固种沂的地位,扶着他慢慢往上走,直到枢密院正副使的地位,再挥师横扫漠北,永尽边境之患,最后才趁此机会,拔擢武将的品阶。怎么这回……居然这么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