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年为半径的范围发射数以百亿计的巡天卫星。这些巡天卫星不再象过去那样独立行事。它们会广泛的分布在这个超级恒星系。
每一个巡天卫星就是一个微型制造工厂,它们会不断地在星空间自我开矿、精炼以及制造自己。这样会不断的衍生出大量的巡天卫星。高维就会从繁重的重复制造中解放出来,然后干一些重要的事。
巡天卫星会以每一个坐标点建立信息节点,这些信息节点会广泛的链接。最终在整个恒星系建立起一个超级巨大的卫星群矩阵。这个卫星群矩阵理论上会把100光年范围内,微小的天体活动信息精准的记录下来,并且观看、甄别处理、扫描范围内的任何红外信号、脉冲信号、伽马射线、引力波等。然后这个矩阵把所有的监测信息都会汇集到智者这里做综合处理。这就像在超级恒星系布置下了一张巨大的观察蜘蛛网。控制监视着星系内、星系外的一切。
虽然巡天卫星的需求数量巨大,但是这些都不是高维工作的重点。巡天卫星会自己繁衍自己。而且它们体量微小,就像一个三十分米立方大小。高维只需要生产出几十个把它们发射出去就行。
巡天卫星会一生十;十生百;百生千的不断克\隆自己,直到铺满整个恒星系。在这里面最重要的能量供应问题可以忽略不计。强大的智能粒子衍生的反物质会成为它们可靠的能源保障。
如果一旦完成巡天网计划,巨大的信息处理量就会成为智者的一大负担。为此高维考虑是另造一台超级计算机还是对智者进行升级。
经过审慎考量,最终高维决定对智者进行一次重大的升级。
过去他也对智者进行过系列升级,但那都不是根本意义上的升级。只是体积的增加和物理的堆积。就像经典计算机一样,每次升级只不过是内存的增加、更换;、主板等浮点运算与并行运算指令的增加而已。这次他感觉到自己已经站稳了脚跟,有充足的时间对智者来一次颠覆性的升级。如果升级成功,智者的计算;储存;逻辑思维;并行处理;信息甄别;虚拟幻算等方面会有难以估量的提升。
在理论基础上高维早已经做好了准备。一千多年前他对自己的生命时钟做过偷天换日般的更改。从而使死神再也找不到他的存在,掌握了自身的命运。那是在生物基因的基础上延伸到更神秘的领域,做出的一次伟大的成功尝试。
他现在觉得有必要把类似的尝试引入到计算机领域。这一直是他想做却挤不出“时间”做的。所谓的“时间”就是从精神层面;理论层面做好了准备。现在时机成熟了:就是生物计算机技术进入量子计算机的并行融合。但首先要造出一台生物计算机。
高维曾经对自己进行改写命运的工程中,一开始就大量的运用了生物计算的理念。虽然后来决定命运的是神秘学。但从那时起他就对生物计算机的原理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在以后的陆续研究中不断积累理论知识。
生物计算机也称仿生计算机,主要原材料是生物工程技术产生的蛋白质分子,并以此作为生物芯片来替代半导体芯片,利用有机化合物存储数据。信息以波的形式传播,当波沿着蛋白质分子链传播时,会引起蛋白质分子链中单键、双键结构顺序的变化。运算速度理论上要比经典超级计算机快最少10万亿倍,它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并能彻底消除电路间的干扰。能量消耗仅相当于普通计算机的十亿分之一,存储信息的空间也仅占百亿亿分之一。且具有巨大的思维计算、信息处理、存储和逻辑思维等能力。生物计算机具有生物体的很多特点。如能发挥生物本身的调节机能,自动修复芯片上发生的故障,还能模仿人脑的机制等。
该种计算机涉及多种学科领域,包括计算机科学、脑科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生物工程、电子工程等有关学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