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能量的情况下,可以稳定的攻击10万千米以内的目标。对于反物质的控制已经是炉火纯青,潜在的危险因子被尽数解决。暗物质能量的研究在工程的进展中也大幅推进。
在这120年中唯一损失的就是战舰的数量。因为超空间环境是首次建造,智者和高维的经验都不是很多。其难度跨越不是小和大来区分的。形象的比喻一下:就好比让会制造飞天烟花的人去制造登月火箭一样。道理都是让它们飞起来,可是有本着上的区别。所以连续的改进和补充,让高维的战舰数量极度萎缩。要命的是没有可补充的建造原料。
在接下来的20年中,超空间环境区终于完成了94%的工作。
这是一个直径约10千米,长度500千米的环状阵列。每隔10千米会有一个超级圆环。在连续复杂的工作中,在五百千米的通道会形成一个超空间场。如果一切顺利,在这个超空间场会开辟出一个暗物质能量区。这个区域就像一个漏斗,会把暗物质能量从漏斗中放出来。然后通过暗物质力场整合这些暗物质能量,形成一个稳定的暗物质能量场。
高维相信,在这个暗物质能量场里一定有他需要的超子。而这些超子才是真正结合成超重子的基本粒子。它们不会像智能粒子和幽灵粒子那样,通过奇异衰变偶然结合成超重子。它们会在这个能量场像欢快的鱼儿越过龙门,成为首批“金龙。”
在千百次的小型试验中,高维已经胸有成竹。因为超子结合成为超重子的实验比想象中的更完美。为此他在100多年中所做的努力,就是利用暗物质能量场的混合原理,形成一个大规模的衰变环境。让超子在衰变中相互聚集,其复杂的过程会变得非常简单。几乎在毫秒中就可以完成。为此他的手中已经有了许多的超重子粒子。
为了能够放心的在参宿一搞自己的建设。高维还额外的付出了两艘战舰在半径2000万千米的空域制造散布了大量的多功能探测器。用以监视常规空域和超空间的能量波动。无论干什么安全因素是首要的,特别是对与现在的形式而言,工程已经到了最后阶段,不能因为域外因素让超重子工程功亏于溃。
在第152年的年中,暗物质能量“漏斗”工程终于完成。利用剩下的230艘护卫舰的反应堆串接作为启动能量。直径10千米,长500千米的超级环阵列逐渐依次运行。高维几乎把近二十艘战舰的负能量全部供应第一个空间环。在得到足够的负物质。空间环的周边空域产生了奇异的红色电流。电流越来越浓密,情景让人惊心动魄。
环中间渐渐地被打开一个空间缺口,缺口越来越大。就像一个可见的时空黑洞。当空间洞到达一个临界点时,它向漩涡一样传到了第二个圆环,红色电流在第二个圆环也出现了。
高维的手攥得紧紧的,手心中几乎能捏出汗来。
这个时间任何轻微的疏忽或者计算错误,都会让150年的努力全功尽弃。即便高维做了无数次的微型实验全都圆满成功。但是事物没有100%的成功率。
眼看着空间环被一个个激活,就像一个铺设在空间的时光隧道。34分钟后所有的空间环中枢全部进入到了工作状态。暗物质空间被激活了,也就是在极短的时间里,暗物质能量像宣泄的洪水一样汹涌的注入进了暗物质能量场。
所有的环节就像实验中发生的一样。超子的衰变变成了超重子,而超重子在相互挤压中质量不断增加。在量子场内它们象中子星一样堆积自己的质量。高维和智者则控制它们的临界点。让超重子集合不能任意的堆积下去。超重子因挤压所产生的温度远低于中子集团。
超重子的衰变集合和堆积泥土的道理一样。泥土就是亿万万的粒子汇集成的。超重子团则是肉眼看不到的。高维测量过同体积的超重子集合的质量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