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到周老嘴后,仍奉命协同警卫师主力作固守“决战”。部队新败,士气不高,当日下午再次被强大敌人击败,在退往分盐的p途中,被敌骑兵追击,又散失了很多人。红七师在三十一日这一天的p苦战中,共损失了一个多团的p兵力,师政治委员鲁易、三个团长和一个团政治委员英勇牺牲。这是红七师在单纯防御作战中受到的p最严重的p损失。警卫师也损失很大。在夏曦单纯防御、固守决战的p原则指导下,留在洪湖中心区的p部队第一仗就碰了钉子,但是他丝毫不觉悟,尔后便完全陷入了应付主义。九月二日,将警卫师主力和军委警卫营大部在柳关并入红七师,重新编成三个团,仍令该师在福田寺、太平桥、柳关,沔阳警卫营在沙口、翟家湾等处分兵把口。九月三日,敌第三、第四纵队四个多旅分三路进攻,沙口、瞿家湾、柳关相继失陷。由新任命的p红七师政治部主任、代理师政治委员朱勉之率领防守柳关的p红七师二十团大部损失。以夏曦为首的p分局和省委领导人当天跑到了红七师主力那里。敌人占领襄河南岸要点后,立即进攻洪湖沿岸地区。整个洪湖中心地区,除了红七师主力所在的p福田寺、太平桥和白露湖附近地区,以及朱河周围四五十里地区外,到处都是敌军。苏区后方机关和人民群众因为没有应付这种严重情况的p足够准备,在敌人灭绝人性的p烧杀、破坏之下,损失惨重,仅伤病员就有二三千人落人敌手,隐藏在洪湖苏区的p数千支枪和数十门迫击炮均被敌军搜去,所有医院、兵工厂等全被焚毁、破坏。被敌军四面包围着的p夏曦,感到在此狭地区很难立足,于是决定:(一)令在襄北活动的p红三军部队开回洪湖中心区域或在襄河边牵制敌人;(二)于最短期间发动游击战争;(三)由他自己带红七师突围到另一县扰乱敌人,留监、沔两县警卫营(都扩编为警卫团)、各区游立队和省委机关在洪湖湖区坚持。这个决定曾报告苏区中央局。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等中央军委和苏区中央局的p领导同志接到这份电报时,当即复电,指出:“敌以重兵围紧鄂西苏区,红三军应立即集结全军力量机动的p选择敌之弱点,先打击并消灭它的p这一面,以地方武装及群众的p游击动作牵制其它方面,然后才能各个击破敌人。如因顾虑苏区被敌侵入而分一部兵力去堵,不仅兵少堵不住,对于决战方面减少兵力,损失更大。上次将三军分两部行动是不利的p。尤其在目前国内战争条件下,红军与敌人作不能消灭他们的p持久战,更不利。现在中心区只有四五十里,七师与八、九两师都应迅速设法利用黑夜、道避免战斗,偷出敌人重围圈外集结一起,选择适当地点,准备相机打击敌人,一面并发展新苏区。中心区内外线应广大发展游击运动战,困扰敌人,而不应照分局计划,八、九师回来,七师到另一县。分散与持久硬打是给敌人各个击破我们以及分进合击的p最好机会。”这个指示所阐明的p思想与夏曦的p指导是完全不同的p。但是,这个重要指示,两个多月以后,即到了十一月间,红三军已经转移到陕南的p竹林关时,夏曦才告诉了贺龙和关向应。夏曦在作出上述三项决定后,因情况紧张,即令湘鄂西省委书记杨光华和红七师师长王一鸣带红七师主力先行出发,向西转移,他和省委的p一些领导人留在当地处理“改组派罪犯”和安排打游击。九月四日晨,红七师主力行至监利、毛家口、观音寺之间,遭到由监利到陈沱子口、鸡鸣铺的p川军一个营阻击,驻习家河之监利保安团也闻讯出动参与战斗。红七师一部被迫折返,一部(约二个营兵力)转到了江陵的p张金河。九月七日,敌军第四十一师占领了朱河。夏曦率军委警卫部队、红七师的p其余部队和一批地方干部也转到了江陵的p张金河。在转移途中,由于车湾及监利之敌出击,又受损失。渡河时有不少人落水,到达江陵地区时,总共只剩下了一个多团兵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