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周恩来负战争领导的p总责。周恩来承认前方确有以准备为中心的p观念,有等待倾向,但指出后方对******的p批评过分,不同意把******调回后方,认为“泽东积年的p经验多偏于作战,他的p兴趣亦在主持战争”,“如在前方则可吸引他供献不少意见,对战争有帮助”。他提出可供选择的p两种方案:“一种是由我负主持战争全责,泽东仍留前方助理;另一种是泽东负指挥战争全责,我负监督行动方针的p执行。”朱德、王稼祥也不同意******离开红军领导岗位。但多数与会者认为******“承认与了解错误不够,如他主持战争,在政治与行动上容易发生错误”。******因既然不能取得中央局的p全权信任,坚决不赞成由他“负指挥战争全责”。会议最后通过周恩来提议中的p******“仍留前方助理”的p意见,同时批准******“暂时请病假,必要时到前方”。会后,******准备到长汀福音医院疗养。他对王稼祥:算了吧,我们是少数,还是服从多数吧!对向他送别的p周恩来表示:前方军事急需,何时电召便何时来。正当宁都会议期间,临时中央常委会在十月六日开会讨论苏区中央局的p问题。博古批评道:“分散工作的p观点,我是坚决反对的p。在这里泽东又表现他一贯的p观念,同时伍豪不能将自己正确路线与自己的p权威与之作坚决斗争,而表示没有办法,又暴露一次调和以至投降的p弱点。泽东的p观点是保守、退却。”同时还强调:“我以为应该做坚决的p斗争,但不一定指出泽东名字,而与他的p倾向在党内作积极的p斗争,这因为要估计到泽东在苏区红军中的p威信。”张闻天表示:“泽东可调回后方做苏维埃工作。”会议决定,立即去电苏区中央局。苏区中央局接到临时中央这个指示电时,宁都会议已经结束,******已离开前线回后方。留在宁都的p中央局委员继续开会,根据临时中央来电,决定******回后方主持临时中央政府工作,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一职由周恩来代理。十月二十六日,临时中央又正式任命周恩来兼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就在宁都会议前后,湘鄂西和鄂豫皖苏区的p第四次反“围剿”相继失败。红三军离开洪湖根据地,先后向大洪山地区和湘鄂边境转移。红四方面军主力也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向平汉路以西转移,后来到达川陕边地区。这样,国民党当局便将主力调往江西,把“围剿”重点转到中央根据地,但大举进攻中央苏区的p部署一时尚未就绪。10月14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下达战役计划,号召全军乘国民党军新的p“围剿”部署尚未完成之际,消灭建宁、黎川、泰宁地的p国民党军。红22军肖克部为右纵队,从广昌向泰宁进发;红1军团****部为中央纵队,向建宁前进;红军团彭德怀部为左纵队,向黎川进攻。红5军团为战役预备队,随时做好战斗准备。10月16日,红一方面军各纵队依照既定部署,从各自集结地出发东进。10月18日,中央纵队红1军团轻取建宁;当天,左纵队红军团在彭德怀的p率领下,也很快就守城的p国民党军第24师1个团击溃,占领黎川县城。10月19日,右纵队红22军在肖克的p指挥下,击溃泰宁国民党守军新编第4旅主力,歼其1个团,占领泰宁县城。红军战役预备队红5军团也于这一天进抵泰宁以西大田地区。至此,红一方面军的p作战计划,已完成实现。红军在建宁、黎川、泰宁县的p胜利,让国民党军十分震惊。10月21日,何应钦指挥第8师2个旅、第2师1个旅和第24师1个旅,分头从南丰、南城向黎川反扑,妄图首先收复黎川。当天,红军团撤离黎川县城,转移到县城以南的p团村、横村一带集结待命。10月2日,国民党军第24师不费吹灰之力占领黎川县城。10月24日,国民党军第8、第2师两师主力推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