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连),有的区、县还另组建有游击队,这些地方武装已发展到五千多人,枪一千五百多支。赤卫军、少先队等群众性武装也有很大发展℃赣红军及地方武装的发展壮大,迫切需要加强统一领导。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以下简称中革军委)在中央苏区首府瑞金先后成立。袁德生、王震在瑞金期间,中革军委讨论了湘赣红军的建设问题,认为湘赣苏区不断扩大,红军和地方武装发展较快,已经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区,而且与中央苏区仅一江之隔,加强统一领导,将能更有效地瞧赣江以西的国民党军队,配合中央红军作战◎此,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湘赣省军区(以下简称湘赣军区),统一指挥各种武装力量。一九三二年初,袁德生、王震等由中央苏区返回湘赣苏区的中心永新县,开始了湘赣军区的组建工作。二月上旬,在永新县城召开了由独立第一师、独立第三师和群众代表参加的誓师大会。会上,由独立第一师政治委员王震宣布了中革军委关于成立湘赣军区的命令,并号召广大军民奋勇杀敌,用胜利捷报庆祝军区成立。当时,军区总指挥部设在永新县城,张启龙任总指挥,甘泗淇任政治委员,李天柱任副总指挥,杨茂任参谋长,于兆龙任政治部主任,徐杰任供给部部长,卫生部部长戴稻生、政治委员邓永‖时,组织了四个分区指挥部:第一分区指挥部,指挥李天柱(兼),政治委员苏杰,管辖茶陵、攸县、莲花、萍乡四县地方武装;第二分区指挥部,指挥莫骅,政治委员徐建,管辖新余、峡江、宜春、分宜四县地方武装;第三分区指挥部,指挥刘子奇,政治委员张平化,管辖酃县、宁冈、遂川三县地方武装;第四分区指挥部,指挥刘克云,政治委员肖五仔,管辖上犹、崇义、赣县、南康四县地方武装;永新、安福、吉安三县地方武装直属军区领导。此外,军区还直属有红军学校第四分校,校长冯达飞,政治委员李朴,教育长杨茂,政治处主任袁任远。军区直接指挥的战斗部队有红色警卫团、永新独立团、安福独立团、泰和独立团、遂万泰游击队、湘南游击队和醴陵游击队。二月中旬,根据中革军委的指示,湘赣红军独立第一师和独立第三师在永新县里田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以下简称红八军),全军共两个师约四千人,枪二千八百多支。当时没有设立军的领导机关,而以独立第一师师部兼军部,独立第一师师长李天柱,政治委员王震兼代红八军军长、政治委员,谭家述兼代参谋长,袁任远兼代政治部主任。红八军刚成立时,名义上编入红三军团建制,但因活动范围主要在湘赣苏区内,所以,红八军实际是由中革军委和湘赣军区双重领导。五月,****湘赣省委和湘赣军区,决定以茶陵县地方武装为主,从军区直属队和独立第一师各抽调一部,加上湘南地方武装,合编为新的独立师,谭家述为师长,曾毅之为政治委员,谭沤为政治部主任~师共两个团,八百多人,枪五百多支※月,又在上犹县营前镇组成独立第十二师,以叶长庚为师长,魏恒为政治委员,童山为参谋长。该师刚成立时,只有五百多人,主要是赣南的地方武装和红七军在崇义留下的部分伤病员¢建后,先后在上犹、崇义、南康、赣县等地开展游击战,发动群众,扩充兵员,不久就发展到一千八百多人,编为三个团(即第三十四团、第三十五团、第三十六团)‘月,在上犹鹅形战斗中,由于师政治委员魏恒没有听取第三十五团团长、代理师长田哄(师长叶长庚患病休养)的意见,指挥部队与数倍于红军的敌人硬拼,致使战斗失利,部队损失五百多人。后来,国民党军以优势兵力向上犹、崇义大举进攻,独立第十二师再次受损失,不得不退出赣南,向北转移,在遂川县与红八军会合。从此,独立第十二师配合红八军作战,归红八军首长指挥。湘赣军区成立后,根据****湘赣省委指示,加强了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