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愤地想,这真是强jian民意啊!冯民田老汉何曾过那样的话?老八路作风是那样的吗?如果老八路也是这样作秀的话,怎么会赢得老百姓的拥戴呢?他忽然有了要写点什么的冲动,于是,他铺开稿纸,写了一篇章。&nsp;&nsp;&nsp;&nsp;市里的巡视组一走,肖云斌也走了,但他却把何明群和张启正留下来,让他们在冯家村搞一个关于基层党建的调研,争取在活动期间写一篇这方面的调研章。何明群和张启正心里很明白,肖书记之所以带他们两个来,就是为了让他俩给他写篇章,他好发表在《芦花河日报》上。&nsp;&nsp;&nsp;&nsp;肖云斌走后,张友林也找借口回到了乡里,留下了冯春波陪着何明群和张启正搞调研。吃过晚饭以后,三个人在一起商量这个调研报告怎么写。张启正也想借此机会对冯春波进行一番考察。张启正给肖云斌当了几年秘书,他也觉得累了,肖云斌想让他到财政局当局长。因为现在的财政局局长是县长王卫青的人,对此,肖云斌一直耿耿于怀。可是他的亲信中没有合适的人选,于是,他便想让张启正去当这个局长。他曾经对张启正过,张启正嘴里还想跟着肖书记继续干,可心里其实是很高兴的。虽然,财政局长只是个科级干部,但是,它的重要性要超过很多副处级领导。再,干上几年财政局长,提个副处级也是很容易的。眼下,就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来代替他现在的秘书位置,县委办的那些秘书肖云斌都看不上。因此,当肖云斌对冯春波感兴趣的时候,他便对冯春波更加注意了。冯春波的写作能力他是知道的,从《芦花河日报》上他读到过冯春波的散和诗歌等作品,他觉得冯春波的笔是很不错的。但是,做秘书光有好的笔还不行,还必须有敏锐的政治嗅觉,能捕捉领导言谈举止中的信息,能领会领导的真实意图。现在,他先问冯春波对基层党建有什么看法?&nsp;&nsp;&nsp;&nsp;冯春波:“张主任,我昨天晚上正好根据昨天的所见所闻写了一篇短,您看看,给指点一下!”&nsp;&nsp;&nsp;&nsp;冯春波一边着一边从口袋里拿出几张稿纸,递给了张启正。张启正接过来,迅速地浏览了一遍。他也是整天写稿子、看稿子,所以看得很快,只几分钟便看完了。看完以后他却没有递给何明群看,他:“写得不错,但是与我们这次的调研不是一回事,先放在我这儿,等有时间我得详细看看。现在,我们还是先请何主任给我们理一个思路。”&nsp;&nsp;&nsp;&nsp;一边着,他一边把那几页稿纸折叠起来,装在了口袋里。&nsp;&nsp;&nsp;&nsp;他的这个举动令冯春波很诧异,何明群也觉得有点奇怪。但是他们俩都没有什么。冯春波没有话,是觉得张启正肯定有话要对他,但是不能当着何明群的面。何明群不话,是他觉得张启正这么做,必定是冯春波写的稿子里有不应该让他知道的内容。虽然张启正只是党委办的副主任,但是他还是县委书记的秘书,所以,他不想让自己知道的事,自己就最好是装聋作哑。&nsp;&nsp;&nsp;&nsp;何明群谦逊地微微一笑,:“其实,张主任才是写章的高手,不过既然张主任让我先,那我就先,就算抛砖引玉吧。”&nsp;&nsp;&nsp;&nsp;张启正笑着,淡淡地了一句:“何主任客气了。”便微笑着看着何明群。何明群便开始他的构思。何明群完以后,张启正又补充了几点。然后三个人便分工。&nsp;&nsp;&nsp;&nsp;分完工,冯春波就告辞出来,张启正正好打算出去走走,散散步。然后便与冯春波一起走出了化大院。&nsp;&nsp;&nsp;&nsp;一走出化大院,张启正便:“春波,我们都是干秘书工作的,我比你年长的几岁,我想以兄长的身份和你几句知心话,不知你是否愿意听?”&n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