柄匕首本是太宗随身之物,当时是海外送来的寒铁,铸成二十四把,唯有一把尤其出色,被太宗选中,随身佩带。传海国寒铁永不生锈,纵然百年之后,也依然锋刃如初,不可逼视。”&nsp;&nsp;&nsp;&nsp;等众人一一过目,她才将这铁片放回水榭的案桌之上,淡淡地:“后来,这把匕首在开元年间,成为公孙大娘所有之物。她当时起舞,手持一长一短两把剑,长剑为‘承影’,今已失落,短剑便是那柄寒铁匕首。然而关于承影,另有一个传,不知大家是否记得?”&nsp;&nsp;&nsp;&nsp;她的目光转向李舒白,李舒白博闻强识,对所有经书典籍过目不忘,自然道:“《列子汤问》中有云,孔周有三剑,一曰含光,视之不可见,运之不知有。其所触也,泯然无际,经物而物不觉。二曰承影,将旦昧爽之交,日夕昏明之际,北面而察之,淡淡焉若有物存,莫识其状。其所触也,窃窃然有声,经物而物不疾也但后又有传,含光与承影本为孪生,含光在承影之内,为无形无影之剑,承影只是其外鞘而已。”&nsp;&nsp;&nsp;&nsp;黄梓瑕点头,道:“由此,我也思索日久。公孙大娘行走天下,一个女人,四处危机,难道只以木剑护身?而在那日舞剑完毕之后,因为范公子责难,因此王蕴王公子曾闻过那柄木剑的把手,据,有土腥气。”&nsp;&nsp;&nsp;&nsp;王蕴见她看向自己,他靠在椅上先向她绽开一个笑容,然后才点头,道:“确有此事。”&nsp;&nsp;&nsp;&nsp;“我也查看过剑柄,上面在面向剑身的那个面上,沾有些许泥土。若是如公孙大娘所,您只是将剑丢在地上的话,只会在把手侧面沾上泥土,又如何能沾到剑身那边呢?何况当时水榭地面如此干净,您最后那个动作卧在地上尚且衣服十分干净,怎么剑柄上反倒有泥土?”黄梓瑕着,将那片雪亮利刃又再度拿起,将尖刃朝下,指着上面的横截面道,“诸位请看,刃身这里设计凹槽,又有卡槽洞,我想,这匕首应该与我的簪子一样,内有乾坤。”&nsp;&nsp;&nsp;&nsp;着,她将自己头上的簪子按住,捏住卷纹草的簪头,将里面较细的玉簪取了出来,只留了外面的银簪套在发间,给众人看清楚,又将里面玉簪插回去,然后再将放在桌上的,公孙大娘带来的那柄长木剑取过,仔细观察了片刻,然后一按上面较为光滑的一处花纹,按捻下去,果然,轻微的啪一声,剑身与剑柄已经分离,里面却不是实心的,有一个薄薄的空间。而剑柄之上自有沟扣,黄梓瑕将手中的利刃对准卡扣,各洞对齐后左右转动,终于安了上去。&nsp;&nsp;&nsp;&nsp;公孙大娘的面色,终于彻底变成惨白。她与殷四娘靠在一起,连身子都开始虚软,两人只能缓缓地靠在栏杆上,唇色青紫,双唇轻颤,却不出任何话。&nsp;&nsp;&nsp;&nsp;“不知道……大娘以前是否杀过人呢?你胆子很大,而且也够聪明。挑选了这样一个最为混乱也最为安全的时间,充分利用了舞蹈和作案器具当然了,一个擅长戏法的四娘,可以替您安排一切细节然而,在现场这么多人的眼皮底下,明知只要有人一回头就会发现黑暗中你的身影,你却依然愿意放手一搏。而且,准确,狠辣,在这么仓促的时间之中,还能一刀刺入齐判官的心口,没有令他发出任何声响,也没有卡到肋骨。甚至,在刺到心口的同时,你还转动匕首搅了几下他的心脏,令他没有任何反应,立即死亡。连近在咫尺的碧纱橱内的周家姑娘,也未曾觉察到任何声响。”黄梓瑕声音冷静而平缓,听不出任何情绪,甚至带点冷漠,“当然你的运气也很好。在开场的时候,齐判官本来坐在前面,你当时本没有机会接近,但你当时,此舞旖旎可与心上人同赏之后,齐判官正在讨好周家姑娘,于是便真的将自己的椅子移去,去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