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燕王来说,是,节制沿边士马,北平十七卫及周边都司,都要听从燕王的号令。可内有北平布政使张昺,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
外有,北部翟能的察哈都司,南有都督宋忠、徐凯、耿瓛屯兵开平、临清、山海关一带。燕王夹杂其中,丝毫动弹不得。>
“这种情况,不仅出在咱们北平,其他藩王,多多少少都有这种情况。”>
“可人家又不明着削藩,包括殿下在内的诸王,只能吃哑巴亏,忍着。”>
长此以往,开辟新税赋之路的朝廷,实力日益壮大,而在诸王则是越来越弱。但那时候,就算想反抗,实力也孱弱无比。>
且在大义上都吃亏,难免成为众矢之的,再有那些随波逐流的亲王,被朝廷削掉也只是时间问题。>
“坐着是死,反抗是死!那你叫本王如何?”>
“老衲今日来,就是为殿下解忧的。”>
话间,姚广孝还将他的手指,从应天一路划到荆楚一带,向朱棣娓娓道来。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人多了,局势乱了,才好办事。>
其实,从洪武三十一年,先帝驾崩之后,姚广孝就不止一次的建议,趁着手中兵权未削,一不做、二不休,起兵南下,直捣应天。>
可燕王一直在犹豫,错过了起兵的最佳机会,如今只能兵行诡道,制造时机了。......>
而听完二人计划的朱棣,眉头深锁,沉思了良久,却一言不发。以朱棣在北军的威望,及统兵之能,较起真来朱雄英未必能治。>
“听了你们的,本王就成万古不易的贼了!”>
叹了一口气,朱棣的表情很是纠结。一边是忠孝节义,一边是鲸吞宇内之志,一步错,可就没有回头的余地了。>
也正是此时,姚广孝踩着地图,正色道:“天降大任于殿下,朱雄英何德何能,何以统帅国家之大业。”>
“成了,你就是下一个李世民,天可汗!不成,大不了一死,难道殿下惧死吗?”>
很多年前,姚广孝就说过,要送朱棣一顶白帽子,现在恰逢其时。往前一步,就是帝王功业,他再往前面一顶,奉天殿的龙椅,便脱口可得了。>
被刺激到朱棣,眉毛一挑,拍了下扶手,盯着姚广孝,肃声言道:“就按大和尚你说的做!”.......>
喜欢大明太孙朱雄英请大家收藏:(.sodu777.)大明太孙朱雄英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