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
郭誉一时间没忍住,一句国粹脱口而出。>
曹操连忙摆手,“不要叫我这么亲密,操是你能叫的吗?”>
郭誉:“……”>
“奉义,如今形势便是,徐州乃是唾手可得,若是我们再拖沓,只怕是兖州不安。”>
虽然现在得了三十万降卒和百万斛粮食,依旧不算稳固,外敌诸侯皆在,而白波贼兵依旧没有除却。>
大军不在境内驻守,迟早是要生变的。>
郭誉还是摇头,笃定的道:“仁义取徐州。”>
“只取陶谦,不取百姓分毫。”>
“士族治徐,丹阳领兵,庶人监察。”>
“如此,徐州必下,很难吗?”>
他说到最后,语气已经像是在和他自己说话了。>
但是很难吗三个字落到曹操耳朵里,一时间心脏突突了几下。>
是不是骂我?>
卧槽?我刚才好像被骂了。>
这种反问,谁教他的?>
这话是什么意思?士族,丹阳,庶人……这又是什么意思?>
曹操不通徐州民情,当然也不知道陶谦治徐之法。>
士族,丹阳和庶人乃是三个派系,陶谦入主徐州之后,便是让三派互相制衡,以此来稳住了当地局势。>
曹操未曾入主徐州,是以不清楚这等态势。>
但就是因为这个,他听得似懂非懂,感觉抓住了什么重点,等想要问的时候,郭誉已经深鞠一躬转身离去了。>
“诶,奉义!”>
曹操在后面叫了一声,但是人已经出营帐了。>
留下曹操在帐内麻爪。>
拳头都捏紧了。>
什么意思啊?说明白了啊!>
我特么……人麻了呀!>
怎么遇到你这么个谋士,我真的是仰天长叹……>
曹操心好累。>
但是这孩子,还真的是文武双全,好像又离不开他。>
仁义取徐州?恐怕真该如此……>
……>
与此同时。>
留守鄄城的荀彧,收到了一封书信。>
此刻他刚好批阅完了公文,取下了封腰,打开书简,一看字就知道是奉义。>
刻得东倒西歪的,还挺有特点。>
洋洋洒洒一大篇,摊开可占案牍一半。>
荀彧会心微笑。>
果然,奉义还是喜欢写。>
书法又菜又爱写。>
但他看完第一句话,笑容猛地就消失了。>
而后蹭一下站起身来,瞳孔震动,喃喃自语:“不可能吧……”>
这书简上,写得十分明白,而且陈之以利害,晓之以情理。>
通篇所言总结下来就一句话。>
张邈陈宫,要外通吕布,谋取濮阳!>
继而进入东郡,又凭借张邈在兖州士族之中的人脉与名气,占据兖州。>
让在外领兵的主公万劫不复。>
一连串的事情想通,荀彧捏紧了书简,心中紧张起来。>
不错,的确极有可能。>
喜欢三国:社恐型谋主,曹操人麻了!请大家收藏:(.sodu777.)三国:社恐型谋主,曹操人麻了!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