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那些溃逃的兵卒军心涣散,恐已无战斗力!”>
“这相对于你部官兵来说,只是捡漏而已!”>
“只有这样,他们通过和敌军的厮杀,才能成为咱大明合格的士兵!”>
“而且还可以锻炼那些兵卒们的血性和胆气!”>
“也只有如此,你们才可能成为咱大明的一支彪悍之师!”>
“咱告诉你的这些问题,你可都想明白了没有?”>
董昭阳顿时恍然大悟,对蓝玉的安排,心中泛起一丝丝感激。>
但又寻思着,这不会是蓝玉的诡计吧!>
正在他默默盘算之时,只听蓝玉又道;“董将军!”>
“你不说咱也知道你是燕王殿下的人,而且是由徐增寿策反过来的!”>
董昭阳忙想辩解,哪知蓝玉沉声道;“咱不管你是哪方的人。”>
“但咱知道你们都是汉人,都是咱大明的士卒!”>
“都是跟随咱前来剿灭叛贼的勇士!”>
“所以你不必担心咱会暗中坑害你们,将你们作为这次战争的牺牲品!”>
“你相信那些宵小行为是咱这个大将军能做出来的吗?”>
顿了顿,他继续道;“你尽管前去,咱和这一帮将军和你们同去,将那些企图逃跑的叛兵斩落于马下!”>
董昭阳顿时有些感激涕零,也有些为自己小人度君子之腹而感到惭愧。>
他郑重的单膝跪地,抱拳道;“大将军深明大义,末将佩服之至!”>
“请受末将一拜!”>
说着,又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这才转身朝自己所部走去。>
不一会儿,就见四个三百多人的队伍像打了鸡血一般向阵地冲去。>
蓝玉看着这些兵卒的背影,笑着感叹道;“这个董昭阳可还真有些本事!”>
“想不到他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把原先贪生怕死的兵卒调教得像变了一伙人一般!”>
“难道他被徐增寿看中,也不是没有道理!”>
“看来咱要调整方案,将他收归几用为好!”>
注意已定,他便对身后的将军们道;“现在该咱们出发了!”>
众将军同时抱拳道;“是!”>
…………>
那几个千户各率着自己所部冲出了城门,立刻向那些看守各处路口的官兵掩杀而来。>
哪知刚到半途,就见从大军中冲出一队队的官兵。>
只见那些官兵各自兵分两路,一路截住他们的退路,一路朝他们直扑而来。>
那些千户们见此情景,知道这些官兵意欲何为。>
他们顿时大惊失色,急忙勒住了缰绳,调转马头,对仍在奔涌向前的官兵大声道;“回城!回城!”>
众官兵急忙停住了脚步,又往原路返回。>
哪知后面的官兵没听到或没听清主将的话,仍是向前奔去。>
顿时,每个队伍都乱作一团,吵闹声不绝。>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明军已快速的将他们前后路全部堵住。>
率领五百人队伍的王弼跃马上前,双刀指着那些惊慌失措的叛军桀桀怪笑道;“你们现在投降还来得及!”>
“若叫爷爷等得不耐烦时,定要将你们杀个片甲不留!”>
这支带队的千户看见王弼带的人不多,连忙大声喊道;“别听那些明军的鬼话!”>
“凭他们区区几百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