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为国而战的将士们孤苦无依!”>
“对待幕僚们,对待百姓们,本王视他们如亲人!”>
“但每夜对着孤灯,本王就辗转难眠。“>
“难道本王就永远受制于皇权之下吗?”>
“每每思此,都让本王心绪难平!”>
“大师,能否为本王解惑?”>
姚广孝伸手捋了捋稀疏的胡须,哈哈大笑。>
看了一眼面前一脸懵逼的朱棣道;“王爷,你为何心绪难平?“>
“你只要去问问北平的老百姓,问问在你统率下的将士们,你就知道答案。”>
“百姓们、将士们,谁能不知道王爷?”>
“谁都知道王爷礼贤下士,善待百姓!“>
“你这是在积攒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你可知,你胜在民心!”>
“而你败在心浮气躁上。”>
“蓝玉此次来到北平城,就是为太子打前站,试探你的虚实。”>
“而你竟不自知,眼巴巴的往前凑,挨顿受气的板子怨谁?”>
“自知莫方面有欠缺,则改之,善莫大焉!”>
朱棣低着头,聆听着姚广孝的教诲,心中竟兴不起一丝反驳的意思。>
姚广孝看着面前臊眉耷耳的朱棣,暗暗点头,“孺子可教也。”>
…………>
应天府。>
这天下午,奉天殿偏殿中,香炉中的檀香正袅袅的随风飘散。>
朱元璋在批阅着奏折,细密的汗珠顺着他沟壑纵横的脸颊上流淌。>
放下奏折,他掏出手绢,擦了一把脸,问道;“蒋瓛,可有蓝玉的消息?”>
蒋瓛像鬼魅一样,飘忽而至,抱拳躬身道;“锦衣卫密探刚刚来信,蓝玉所有的消息全都在此。”>
说着,把手中的信件递给了李公公。>
李公公弯腰接过信件,把它放在御案案头。>
朱元璋翻开这些信件,越看越皱眉。>
他自言自语的道;“这个蓝玉,现在怎么能变得这么守礼守法了呢?”>
“咱怎么看,这都不像咱所认识的蓝玉啊?”>
“难道与捕鱼儿海的失踪有关?”>
蒋瓛赶紧陪笑道;“陛下,蓝大将军能有此改变,不正是陛下所期望的吗?“>
朱元璋面无表情,淡淡的道;”原先蓝玉骄横跋扈,持宠而娇,好像除了咱和太子,他谁也不尿。“>
“咱也是看在他是开平王常遇春小舅子的份上,才屡次饶过他。”>
“本想着等这次回来,咱好好的敲打他,让他长点记性。”>
“这次倒好,他自己好像知道自己错了,已经开始反省自己了。”>
“这倒让咱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蒋瓛谄媚的轻声笑道;“蓝大将军这次是和平日不一样,微臣也深感奇怪。”>
“自从离开大宁都司以来,他所率领的将士好像换了人一般,所到之处,竟秋毫无犯。”>
“百姓齐齐都为大明贺!”>
“不如静等,以观其后续表现再说?”>
朱元璋点点头,接着挥了挥手。>
蒋瓛悄然退去。>
…………>
翌日。>
天刚蒙蒙亮,大军已整装待发。>
蓝玉骑在战马上,睥睨的看着自己本部的大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