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去捣鼓,再说这样制成的年画,得卖多少钱一副?>
就是普通颜料,镇供销社也买不到。>
“诶!”>
永明老汉眼神亮了:“这是个模子啊!”>
旁边不少人凑上来看稀奇。>
“大叔好眼力。”>
“这刻的啥?”>
“左秦琼,右尉迟恭。”>
“呦嗬,两员神将!”>
“可不?大叔你就说这二位请回家镇宅,得不得劲?”>
“搞搞搞!搞一副!”>
“得嘞,传统木版年画,手工制作,两张,两毛,童叟无欺。”>
李建昆故意将木版举得老高。>
目的不是让人看木版,是看他手。>
这叫凭手艺吃饭。>
意外资源,见机运用。>
“啧!瞧瞧这孩子的手。”>
“不容易啊。”>
“两毛钱两张,忒便宜了。”>
“这娃还真是多才多艺啊,这活儿都会。”>
“不死读书,挺好。”>
周遭七嘴八舌,一番热烈议论。>
永明老汉笑嘿嘿道:“要得要得,搞一副,不贵!”>
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
小王瞪大眼睛,这就是“别的招”?>
敢情赚钱的门道在这呢!>
就说手怎么搞成这样吧。>
卧槽啥时候又学会了这门技艺?>
他发现越来越看不懂建昆。>
李建昆亲自上手,裁好红纸,给了小王一个大概尺寸。>
大点无妨,别裁小就行。>
遂取出早就备好的破布头刷子,唰唰唰,在两块木版上刷好墨汁。>
量必须控制好,薄薄一层,多了画会糊。>
然后把两张红纸分别盖上去,用另一个干破布头刷子,轻轻自上而下抚过。>
成!>
红纸轻轻掀起来,上面霍然多出一尊威武不凡的门神。>
这年头的人淳朴啊,要求也低。>
就这么个黑乎乎的年画。>
叫好声不绝于耳。>
“好玩艺儿,我也要搞一副!”>
“嘿嘿,两毛钱真不贵,必须搞!”>
“娘卵泡,纸买少了。”>
“我也是,再去?”>
“走走走。”>
“我说你们赶紧的吧,听说状元郎在这写对联,大部队还在后面呢,今儿供销社的红纸八成得脱销。”>
噔噔噔!>
----------------->
镇供销社的红纸,确实脱销了。>
不过也有放话,明儿一早照样有,管够!>
临近新年嘛,他们也想捞点业绩。>
这大半天下来,午饭都没吃,李建昆和王山河饥寒交迫,累成狗。>
小王发了狠话,明儿纸都裁好再拿过来,他不伺候了。>
但,也就丧那么一会。>
半下午,回到前进厂,李建昆把碎布头书包扯开,给他一瞅,这小子乐得合不拢嘴。>
忽觉浑身得劲。>
“数数?”>
王山河笑眯眯道。>
钱不钱的还无所谓,主要是人生头一回,体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