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的流寇队伍,正速度极快地朝着襄阳方向疾驰而来。
其中有一个被流贼精锐,环绕在中间的人物。
身材瘦高,面色蜡黄,留着长须。
根据描述,无疑就是张献忠本人。
祖柏大笑道:“好极了,张献忠果然来了!”
随后,祖柏缓神下来,详细询问:“他们的人数多少?兵备如何?”
夜不收伍长回答道:“张献忠大约率领了两千人,个个都是骑着快马,没有打出旗帜。
“他们的装备普遍是毡帽和棉甲,手持长矛和腰刀,至于其精锐老营士卒,都有配备弓箭,并无火器。”
祖柏又追问道:“这两千人,预计何时会到达襄阳?”
夜不收伍长思索片刻后,说道:“大约在卯时!”
禀告完毕后。
夜不收又打马回去,继续侦探敌情。
同样地,埋伏在黄公庙西侧树林中的张大春等人,也收到了一队夜不收传来的军情。
同时,另外两队夜不收沿着小路绕过山地,直奔长生祠附近的指定地点,与在那里等待的夜不收千总熊一扬汇合。
接到消息后,熊一扬猛地站起身来,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张献忠果然来了。”
他下令道:“留下两队人跟随我渡河,其余的人继续监视,我要尽快将这个情报报告给将军。”
在汉水附近,青牙军已经事先搜集了一些船只用于私下渡河,以防泄露情报。
熊一扬等人迅速渡过汉水,登上了北岸。
而此时的温越,正率领着中军部、护卫总以及高严的骑兵千总,仍然隐蔽在山地中。
得知张献忠即将到来的情报后,全体将士都精神振奋。
温越说道:“张献忠来了吗?很好!将士们,现在养足精神,等到天黑之后,我们就立即进发。
“待到午夜时分,控制住浮桥,一旦襄阳城内发生混乱,张献忠进城之际,我们的大军也将随之冲入城中,给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彻底击溃敌人!”
听到这番话,众将纷纷响应,甲胄碰撞声此起彼伏,兴奋不已。
……
当日卯时,接近辰时的时刻。
尽管已是初春时节,但天气依旧严寒,天色也早早地暗了下来。
此时的官道和驿路上空无一人,四周一片寂静,甚至连虫鸣鸟叫的声音都听不见。
只有远处村庄里隐约可见的几点灯光,忽明忽暗,宛如幽灵般的火焰。
突然间,这份宁静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
一支庞大的马队疾驰而来。
靠近一看,只见马上的骑士有的戴着毡帽,有的裹着头巾。
虽然他们的军纪可能不如青牙军那样严明,装备和马匹也不及青牙军精良。
但他们同样散发着强烈的压迫气势。
这些骑士中许多人马术精湛,一举一动间都透露出一种悍勇和嗜血的气息。
在马队的中心,有一位身披披风、头戴毡帽的大汉。
他面色蜡黄,留着长须,驾驭着一匹健壮的马匹。
他不时警惕地观察周围的动静,脸上既有特有的谨慎,又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狂傲不驯。
这位正是张献忠,他身边跟着几位年轻将领,还有些身后的老营护卫。
自从离开山林后,张献忠率领军队日夜兼程,途经好几个城池,终于在今天抵达了襄阳城周边。
眼看即将进入襄阳城地界。
众人都是轻轻吐出了一口气。
随着天色渐暗,张献忠下达命令:“点燃火把,小心路面,别让马匹受伤,影响了我们的快速行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