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对面的解臣小声说道:“赵叔、李叔,这八成不行吧。咱家如海……”
说到此处,解臣迟疑了一下,在心里组织了一小会儿语言,才继续说道:“可不是一般的孩子,他明天早晨去,到晚上全林场就都知道他是我李叔儿子了。”
“可不咋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门口的赵军,接茬道:“林场还不少咱屯子人呢,谁还不认识他李如海呀?”
赵军此言一出,赵有财眨了眨眼睛,李大勇面露难色。
赵有财抬头,冲赵军一扬下巴,道:“那你说,咋办?”
“咋办?”赵军道:“这事儿倒也好办。”
说完,赵军问李大勇道:“我听如海念叨好几次,说他搁林场有编,咋回事啊?”
听赵军问起这个,李大勇道:“那不是收发室的老杨头么?就你姐夫家那个亲戚,非说让如海接他的班。”
“老杨大舅?”赵军听得一愣,却是想不明白李如海啥时候跟这老头搭上线了。
见赵军愣神,李大勇解释道:“就你在新愣场的时候,你不让如海去找的你么?”
“啊!”赵军恍然大悟,要不是李大勇说,他还真忘了曾让李如海在老杨头的窝棚里歇脚了。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李如海在那窝棚里,待的还不够一个小时呢。
而且,那么倔的一个老头子,竟然让李如海给攻克了,连编制带岗位都要传给李如海,这是衣钵传人啊。
赵军转念一想,如果真是因为这个让李如海辍学把大门,那这根源竟是出在自己身上啊。如果不是自己让他去新愣场的话,恐怕还没有这一出呢。
想到此处,赵军不禁在想,这李如海的命运被自己如此改变,不知是好、是坏。
但看李大勇为难的样子,赵军道:“李叔,明天你就领如海去,反正这孩子是接我老杨大舅的班儿,别人知道也说不出来啥。至于那个张来发,他是接他爸、他哥的班,跟咱不不冲突。他上他的,咱上咱的。”
赵有财闻言,皱眉道:“你说的倒像是那么回事儿,那现在收发室都三班倒了,如海再去,还能四班倒么?”
林场门卫,三个人三班倒,今天早晨去接班,第二天早晨下班。如此上班一天一宿,回家能休两天。
而原来的三个门卫,除了老杨头以外,其余的两个老头子,虽然岁数都不小了,但还没到退休年龄。
张来发顶了老杨头的岗位,门卫就还是三个人。但要是
李如海再去的话,就成了四个人倒班。
上一天,休三天?
全省也没有这么清闲的门卫呀?
“唉!”赵军也忍不住叹了口气,道:“要不行,爸,你就去找我姐夫,他们后勤锅炉房缺人吧?”
“啊?那不行啊!”还没等赵有财说话,李大勇就抢先道:“锅炉房那活,如海干不了啊!”
永安林场的办公楼和加工车间,冬天都是集中供热,烧大锅炉光烧柴火肯定不行,得烧煤。
燃煤堆在外面,得烧炉工使推车往锅炉房里推,这活不轻巧还埋汰,不是李如海一个孩子能干的。
至于把另外三个门卫里调走一个,也是不中。原本的两个老头岁数也都不小了,让他们推煤去,俩老头就敢追着周建军骂。
而张来发也是个孩子,让十四岁的孩子推煤,人家就得说赵有财、李大勇他们公报私仇。
“有啥不能干的。”赵军笑道:“锅炉房里,不还有个开水房么?管开水房的,是陈大赖他爹吧?他是不是到岁数该退了?”
赵军此言一出,赵有财、李大勇相视一眼,皆认为此事可行。
大锅炉只有冬天才烧来取暖,锅炉工每年从十月中旬开始,到次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