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庞统问问,试试能不能把黄承彦、黄月英父女也骗来雒阳,正当他火急火燎想要跑出房问问呢,大丫却将他拉住,指了指外面的漆黑。>
“现在都已半夜了。”>
透过窗格看到外面的漆黑,董虎也只能无奈放弃,或许见他有些失落摇头,大丫有些好奇……>
“夫君,那个庞统真的很厉害吗?”>
“厉害?”>
董虎刚钻进被窝,听了这话也不由一愣,眉头紧皱思索了片刻,但还是摇了摇头,按照他的猜测,诸葛亮、庞统算是同门,同时又是好友,诸葛亮开口的《隆中对》不仅庞统知道,荆州许多士子私下里应该都有这方面的争论,应该不是诸葛亮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他之所以这样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文人士子的癖好,以及荆州在《三国》中的位置,当天下大乱后,北方又被强大的曹操占据,向南攻打荆州是早晚的事情,但凡稍微有些脑子的人都应该能想到这些。>
北方一统,任何心有野心的人都会继续向南攻打,因太行山的缘故,北方攻打江南之地只有两个进攻方向,即东线和西线两处战场。>
东线战场就是自淮南三郡渡过长江,攻打吴郡或丹阳郡,而西线战场则是自汝南郡攻打江夏郡,或是自南阳郡渡过汉江攻打荆州南郡。>
因为广陵郡是易于水淹七军的沼泽低洼地形,东线虽然可以直接威胁到吴郡的安危,但物资补给比较困难,能够直接对吴郡有威胁的,只有地势稍高些的广陵郡南部六县,与此同时,九江郡、庐江郡同样也能威胁到江南的安危,只是九江郡、庐江郡一旦渡江攻打丹阳郡或是豫章郡,就如同方阵方阵的时候,北方的方阵实施了锥形阵战术,一旦渡江攻打,若没有在拿下吴郡、荆州的情况下,自九江郡、庐江郡渡江发动进攻的兵马,就会遭到侧翼吴郡、荆州的江夏郡围攻。>
与锥形阵遭遇的情形一样,一旦实施穿刺战术,势必会遭遇到左右两翼敌军的围攻,除非穿刺战术的实力很强,能够轻易将敌军穿透、撕裂开来,以此实施分割包围,否则的话,贸然实施穿刺就与找死没有区别。>
将两军阵前对垒放大到南北两大势力的对峙,虽然性质都差不多,但这并不是平原上两军对垒,江南的山岭、河流会极大的阻碍北方兵马实施穿刺战术,再加上北方兵卒水土不服,地形、气候上的不适应,一旦冒然的从九江郡、庐江郡发动进攻,遭遇到四面八方的围攻基本上就是必然情形。>
同理,自汝南郡向江夏郡发动进攻也一样的会遭遇到九江郡、庐江郡贸然渡江的情形,而且可能更加困难,因为九江郡与江夏郡之间隔了一些秦岭、大别山余脉,需要自山岭之中杀入江夏郡的腹心,荆州完全可以在山岭要道设立重城抵挡。>
从九江郡、庐江郡、汝南郡对江南发起进攻,就如同从方阵的中军对江南发动进攻,一旦左右两翼的广陵郡、南阳郡遭遇到了强力阻击,自中军发起的进攻就是实施了中军突破的锥形阵战术,也一定会遭遇到敌军左右两翼的围攻,失败的可能性极大,除非江南真的很菜,或是已经没了抵抗意志。>
两军对垒,通常都是左右两翼进行试探性的进攻,因为这么做有很大的安全性,即便左右两翼遭受到了打击,只要中军不动摇就还有再战的实力,可若中军遭受重创,胜负也就没了悬念。>
放到现实情况下,北方军团的左翼广陵郡不适合大军团作战,遭遇到的困难要比想象中多得多,不仅是因为广陵郡境内的低洼地形,不适合展开大军团厮杀,与此同时,吴郡的水师舰队可以从海上绕道杀入广陵郡南部六县的背后,甚至可以自淮河入海口进入,直接斩断整个淮南三郡的后路,将淮南三郡与北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