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天下人嚷嚷着董虎收留了数十上百万孤儿寡母外,还有“佃租不得超过五成”的事情,还有董字号钱庄、店铺满世界的无息、低息借贷的屁事……>
冀州距离雒阳太近了,很容易得到内阁六部制定的宽民政策,冀州百姓又不憨不傻的,私下里闲聊也多为羡慕,更甚者会举家逃入凉州军控制的地盘。>
这个时代又不是工业社会,社会的主要财富全是在土地上创造的,地主富户与佃户势必就会成为社会上两个最为突出的对立阶层,也一定是东风压倒西风的态势,董虎若想给底层百姓松绑,势必就会损失地主富户们的利益。>
地主富户们自然是不甘心自己利益受损的,按理说,冀州本土家族应该竭尽所能的帮助袁绍击败凉州军,免得自己的利益受损。>
可天下乌鸦一般黑!>
董卓、董虎叔侄也好,袁绍、曹操等人也罢,他们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天下大乱后,各路诸侯在底子上都是一般无二的,都无一例外的不是控制区的本土家族……至少一开始时是如此。>
不是控制区内的本土大族,在当地没有足够的土地、人丁来养活兵卒,就一定会想方设法从当地大族手中夺取土地和人丁,只有如此,争霸天下的诸侯们才是一方诸侯,否则的话,他们就会成为泥雕木塑的存在!>
董虎与袁绍在底层经济逻辑事实上是一样的,都需要掌控一定数量的土地、人丁,只不过手段不一而已,但不管怎么说,相比较董虎,袁绍的优势就很明显了,至少袁绍是世家子弟,不可能真的颠覆了世家豪门政治。>
相比董虎,袁绍的优势很明显,关键是凉州军的实力和地盘都远超过此时的袁绍,世家大族又不傻,在天下大变时,能保住家族利益自然会竭力保住,若是不能就会退一步保住自家老小的性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雒阳的一个又一个消息传入邺城,尽管所有人都表达了厌恶,然而不知何时,临洮小儿却成了“董西宁”三字。>
袁绍心下知道,无论再如何自欺欺人,那该死的混蛋抢夺民心的举动确实影响到了自己和不少人,可越是如此,心下越是有股难言的危机和愤怒……>
“哼!”>
“天生的脑后反骨而已!”>
袁绍心下烦躁,招来沮授、田丰的目的就是为了缓解心下的烦躁和恐慌,可听了田丰的话语后,明明知道那该死的小混蛋极为狡猾、奸诈,知道所谓的“仁德”不过是他的伪装而已,偏偏却又无可奈何……>
两大谋士都未能给出袁绍满意的答案,说来说去还都是老生常谈,最后也只能将两人赶出厅堂。>
十余年前时,董虎就像是突然冒出来的一个小子,可他仅凭一千骑就捅了阎行万五大军,更是在随后逼得韩遂不得不杀了北宫伯玉和烧当老王,如此不可思议的一战,也让天下人注意起突然冒出来的小子,但也仅此而已。>
汉室四百年来不知出现过多少名臣悍将,而且汉室也把凉州羌按在地上摩擦了几百年,每一次都是把羌人揍的满头包,所以就算董虎的战绩有些耀眼,可若放在几百年里的无数名臣悍将当中,他也只能算是说得过去。>
但随着他进入中原后,名门望族也愈发注意起他来,开始注意起他的过往来。>
田丰所说的事情,都是天下人大差不差都知道的,但袁绍心下并不认同田丰的话语,若他董虎真的这么在意百姓,早就把兵马散去了,董卓也绝对不可能入主雒阳!>
沮授、田丰知道袁绍自从秋粮入库后就开始患得患失,但在许攸从昌邑回到邺城后,半年多时间里,两人也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