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虎很可能会战死在河湟谷地内,也正因这个原因,他才又跑去了白马羌族地,而且还被白马羌老王强按着娶了年幼的阿结,双方联姻后他才解决了背后隐忧。>
在两个万帐部设立文官性质的长使而不是将军,目的是让高原羌各部安心。>
先是十副将,之后又增加到了十六副将、二十副将,在董卓入主朝堂之后,因为要重新建起朝廷废弃的郡国都尉制,二十副将就不再以“副将”为名,但他们都是董虎的真正嫡系,只不过“二十副将”大半都留在了凉并边地,跟在董虎身边的嫡系副将仅有七人,即南军四骑兵营主董罴、董放、董骨、张辽,南军步兵营主孙牛、胡三以及重甲骑营主董重,除了他们七人之外,“副将”徐晃、董小乙在董虎拿下了徐州后也进入了中原,但两人的精锐兵马都留在了凉州、汉中郡境内。>
董虎决心要打一场河北之战,手下七大副将兵马全都聚集在了渤海郡、兖州东郡境内,共计有五万精锐步骑,除了董部义从最精锐的五万步骑外,另有一万隶属于董卓一系的长安营精锐,若再算上河内郡境内的一万西园八营精锐,此次凉州军一系的精锐共计七万步骑。>
除了七万精锐步骑外,另有最少接受了三年军事教育的三万幼军步骑,共计十万,除此之外就是河内郡、渤海郡、青州、兖州重新入伍的十二万敢战卒,总兵力共计二十二万,而幽冀联军的总兵力达到了三十万。>
在董虎收到袁绍、公孙瓒偷袭了黑山军后,他就开始了兵马调动,手下嫡系七大副将,无论在此之前他们是什么官职,都先后带领嫡系兵马北上渤海郡、东郡,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激烈冲突。>
自董卓入主雒阳至今已有六年时间,六年时间里各营都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减员了不少,但各营在幼军的补充后,各营的战力并未因此而降低,董虎对凉州军的控制力也更强,毕竟他才是数十近百万幼军娃娃的大家长。>
精锐主力早在去岁时就进入了渤海郡、东郡境内,四骑营更是对冀州本土进行奔袭骚扰打击,但这些精锐的总数只有五万人,相对于袁绍、公孙瓒在清河郡、河间国边界驻扎的将近二十万兵马来说,五万兵马的数量还是少了些,所以就算四骑营两万骑在冬日里对冀州境内奔袭骚扰,袁绍虽然气得肚子疼,但他却没有真正畏惧。>
四倍于凉州军的兵力,袁绍、公孙瓒自然没有必要真的畏惧,可他们并未注意到青州、兖州、渤海郡境内重新入伍的十万敢战卒,若是十万敢战卒大规模向河间国、清河郡聚集,看到自己兵力不占优势,袁绍、公孙瓒恐怕就不会如此镇定了。>
一连一个月都平淡无奇,天下像是进入了短暂的和平期,就连一触即发的“曹孙”大战也停了下来,成都朝廷也没有更进一步消息,好像刘协已经忘记了御驾亲征的事情,所有人都平静了下来,好像都在等待着什么。>
时间不知不觉进入了八月,燥热的空气中却弥漫着越来越紧张气息……>
“吁……”>
孙牛勒住战马,燥热让他有些烦躁不安,狠狠灌了口凉水,这才重重吐了口气,也转头看向一同前来昌邑城的胡三。>
“胡三,你知道大帅会从哪个方向进攻吗?”>
胡三素来与孙牛不怎么对付,两人一见面就相互对怼,听了这样的话语,胡三很是不屑瞥了眼高大汉子。>
“你我就是大帅身边一小卒,大帅如何决定攻打冀州,大帅自会考量清楚,咱用得着担忧吗?”>
胡三将战火引到了董虎身上,孙牛立马就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了,但他很是不满胡三的狡诈。>
“哼!”>
“不知道就不知道,偏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