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名门望族发起挑战,一旦名门望族离开了朝堂政治,或是政治影响力减弱,他们兼并的田地就会被迫吐出来,毕竟寒门士子一旦掌权,甭管是在朝堂上还是在地方掌权,他们也一定需要一些产业来养活一家老小,而名门望族子孙众多,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总是有一些不法之事的,只要想揪小辫子,也一定可以揪住!>
但凡当官的都不是傻瓜,想长久在官场上混事,就不能用各种手段侵占底层穷苦百姓的利益,就不能坏了自己的名声,至于触犯了律法的富户大族……无论如何整治,底层百姓也只会在旁拍手叫好。>
寒门士子一旦登上历史舞台,就一定会对名门望族发起挑战,等到寒门士子成了另一个富户大族时,同样会有新一代的寒门士子向曾经的勇士发起挑战,这种事情会周而复始不断发生,而他们每一次争斗也一定会被渔翁得利的钱庄趁机收获一些田地,这也是肯定的。>
只要董虎将钱庄的宗旨确立下来,每一代钱庄大管事能够遵循他制定的宗旨、战略,钱庄就能不断“兼并”田地,也就逐渐从源头控制住了百姓因太过贫穷而造反的事情,帝国财政也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董虎已经拿下了七州之地,手中掌握了无数田地,能够凭借着掌握的田地供养兵卒,他也就有了可以不用暴力手段抢夺冀州本土家族的田地,可即便如此,袁绍、公孙瓒以及他们手下将领们霸占的田地也一定是个天文数字,他们是一地诸侯,需要拥有相当数量的田地来供养三十万兵卒,有这些田地做底,他也就答应了前来的各家族的利益,但他也明确了“佃租不得超过五成、以及不得在战争期间趁机侵吞其他田地”的硬性条件。>
各大家族鬼着呢,若不提前把话语说了个清楚,他敢十足肯定,这些家族一定会在交战期间侵吞无数田地,也会用各种手段来突破“五成佃租”的限制,而这都不是他所允许的!>
对于各家族的利益保障,他是不屑一顾的,他可以不动那些家族的利益,难道别人就不会吗?军中退役转职了无数兵卒,他们到了地方做官,会真的老老实实?>
天下大乱,死了无数人,各州郡境内要么是大量田地荒芜成了无主田地,要么就是各家族的田地,普通百姓基本上都成了真正的无产者,可无主田地全都被董虎划拉进了口袋中,剩下的也只有富户大族手里有田地,新任的官吏不敢碰触董虎手里的田地,但却敢想方设法从富户大族手里抢夺,至于双方争斗的胜负……董虎是不会管这些的,无论胜负,富户大族都会因此而受到一些损伤,毕竟新任官吏都是光脚的。>
有些算计只能藏身在阴暗角落里,并不能在阳光下暴晒,但不管怎么说,依照董虎手里掌握的田地和资源,他确实不需要继续再动用暴力强行剥夺名门望族的田地,但他相信,只要支持寒门士子上位,名门望族都会逐渐衰落。>
董虎的态度很明确,就是不允许他人控制影响天下稳定的土地,他允许他人通过商贸发财致富,允许他人远走海外开拓另一片天地,但却不允许他人控制百姓活命的田地!>
他的“软化”态度让前来的老人们极为满意,但他们极为急切,唯恐错失了一个“淮南刺史”大吏,当他们离开临时帅府后,第一时间里就派人返回邺城,唯恐田丰再次拒绝,田老随后也坐着马车离开了昌邑城。>
董虎不知道田丰最终是否答应,但他也无所谓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有些事情强求不来,而且“背叛”的名声确实不怎么好听,田丰爱惜些羽毛也在理,至于许攸……许攸是不怎么在乎这些,可他却被袁绍派去了北皮城,一时间没法子脱身。>
无法脱身也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