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着脸颊是血的宦官离去……>
“呼……”>
刘协深呼一口气息,这才强压下胸中的愤怒,人也起身来到两名少年面前,是与他年纪差不多的少年郎。>
“大兄背叛了汉室……仲达,孔明,你们可有良策?”>
幸好董虎没有看到这一幕,否则一定会瞠目结舌,他不可能会想到,司马懿、诸葛亮竟然又成了刘协的伴读!>
听了刘协的话语,司马懿竟然转头与诸葛亮对视了一眼,两人这才齐齐与刘协抱拳见礼。>
“当年太祖就是自汉中杀入的关中,继而才造就了我大汉王朝,如今天下大乱,陛下若要光复汉室,也必须学太祖那般,先得汉中,继而再北伐凉州之贼!”>
诸葛亮今时十三四岁,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纪,而他的话语也让刘协极为满意,但司马懿却有些沉稳,皱了下眉头。>
“小人赞同孔明的话语,正如那董虎所言,益州乃四塞之地,周遭崇山峻岭阻住了道路,政令传达较为迟缓……”>
“然小人并不赞同他的其他话语,朝廷需要一个钱粮根基之地,而川蜀物阜民丰,足以为朝廷供养十万大军,今日陛下虽居于成都,然成都只是陛下暂时歇脚之地,他日陛下夺回雒阳,雒阳自然还是我朝帝都!”>
司马懿话语刚刚说罢,诸葛亮接口道:“仲达所言不错,那董虎极为奸诈、可恶,他故意散播谣言蛊惑民心,陛下当诏喻天下,万万不可让百姓听信了贼人话语!”>
司马懿比诸葛亮年长两三岁,听了这话语后,心下暗自感慨,叹息道:“正如孔明所说,得民心者得天下,那董虎散播谣言争抢民心,此事若不阻止,民心一旦落于凉州贼之手,朝廷再想将他击败就会千难万难,可……可朝廷之人刚进入关中之地便被贼人抓住,奈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到这些话语,刘协小脸上就又浮现出一抹怒色。>
“难道……难道就坐视贼人夺了我汉室天下吗?”>
刘协呼吸沉重,直至他恢复了平静,司马懿这才再次开口。>
“陛下当知,那董虎绝非善善之辈!他不仅令大将堵住了汉中郡道路,更是以利诱惑巴郡、广汉郡境内的板楯蛮,若陛下对此轻而视之,朝廷必危!”>
“小人以为,大将军和三公之计颇为稳妥,当先解决了广汉郡、巴郡的板楯蛮,继而向南清除掉南蛮的威胁,之后再秣马厉兵,日后再与那凉州贼拼死一战未尝不可……”>
“臣以为不可!”>
诸葛亮看着司马懿说道:“你说的看似有理,然那董虎已然占据了七州之地,今日尚且初占青兖豫徐,若是朝廷坚守不出,十年后我军可出兵十万,他却可出兵百万!”>
说罢,诸葛亮向着刘协抱了一拳。>
“臣以为,板楯蛮、巴蜀南蛮只是朝廷身边的疥癣,他董虎用利诱使板楯蛮相投,朝廷亦是可以,而且钖县、上庸、房陵皆是山岭贫瘠之地,而那董虎却占据汉中郡最肥沃的田地。”>
“臣以为,板楯蛮既然贪图小利,陛下亦可用利诱之,而且川蜀田地肥沃,足以安置了山中板楯蛮,而且他们一旦在朝廷治下耕种,不出三两年,板楯蛮人尽皆归陛下所用!”>
“至于巴蜀南蛮……臣以为可遣一将前往镇守,另遣一仁德之臣宽待于民,恩威并重,陛下只需数年便可尽除川蜀之隐忧!”>
诸葛亮小脸郑重,抱拳道:“陛下对内可仁德施政,对外却需王霸之道,盖因当今天下人心沦丧,仁德不彰,各路诸侯皆以刀剑强横为胜,陛下若不能尽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