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还幽默。费老师,快请坐,咱们坐着说话。”>
“卞先生过誉了,这喝过洋墨水是真,可博学多才就有些过了。”>
两人寒暄一阵,话题便转到了如今的南北局势。>
北洋与民党攻讦不休,战事绵延,混乱的局势让卞家的生意都难做了不少。卞先生消息灵通,听传闻说南北要再次议和,便说了一通满含希望的言语。>
费景庭忍不住泼了冷水:“卞先生,交浅言深,我劝您还是另做打算为妙。”>
“哦?费老师可有高见?”>
费景庭说道:“自古以来,可有不见阵仗便统一华夏者?”>
说到底,北洋跟南方的民党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民党比之北洋组织度稍高,北洋则胜在武力强大,所以才成了如今南北对峙的局面。>
费景庭一句话点破,卞先生叹息不已。战事绵延,商路断绝,他这种生意人自然发愁。>
卞先生忧心忡忡道:“国家内部四分五裂,外又有洋夷欺侮,这乱世也不知何时是个头。费先生听说了吗,日人又在巴黎和会上表态,要求将德人在华权益尽数转让给日人,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啊!”>
巴黎和会……费景庭这才回忆起了一些课本上的历史知识,敢情巴黎和会就发生在现在,那岂不是说过不了多久就该青年节大游行啦?>
具体的起因、经过、结果,费景庭记不清了,只大约记得是北洋在和会上签字卖国,然后全国学生不干了,大闹一场,北洋迫不得已将几个家伙免职,后来好像还闹出火烧谁家宅子的事儿。>
青年节影响深远,所以后来都成节日了嘛,可惜就是节日那天不放假。可要说到具体的影响,费景庭却不得而知了。>
他一个码农,这么些年过去,没完全忘记已经很不错了。>
顺着卞先生的话茬聊了半晌,换了一身洋装的卞文颉便跑进来催促着两人入席。卞家作风很新派,不但卞夫人入了席,就连卞文颉也坐在了母亲身旁。>
满桌的菜色,秀得费景庭眼花缭乱。其间肉食不多,余者大多是河鲜、海鲜。这却对了费景庭的胃口,吃海鲜还得吃本味,麻辣之类的都是邪道。>
吃吃喝喝,话题不断流转,从国内到国外,又说起了各国见闻。费景庭学生时代走过几个国家,入职后又去过一些地方,后来觉得跑去看人家呆腻了的地方没什么劲,于是干脆宅了起来。>
于是不论说起哪国,就算没去过,费景庭也能说出一些典故来。这可把卞先生给惊到了!>
这年头走出去留洋就是少数,走过那么多国家的就更是少数中的少数。费景庭的专业素养如何卞先生不得而知,可这光是这见识,就称得上才俊!>
于是乎,话题说到生意,卞先生便请教费景庭的看法。>
费景庭暗自分析一番,有些悲观地说道:“卞先生,此前纺织业如此景气,是托了欧战的福。如今欧战早已完结,列强逐渐复苏,这让渡出来的市场,人家自然要收回去。日本纺织业没了市场,必然来吞食华夏市场,只怕接下来这布匹生意不太好做。若卞先生求稳,不如稳一稳,先行发展医药业。”>
卞先生顿时苦闷起来,点点头道:“我考虑考虑……此前四弟还要增设机器,看来这事是急不得啦。”>
将这事暂且放下,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卞先生终于问道:“费老师,不知你此番造访,是……”>
说话间,卞先生还看了自己女儿一眼,卞夫人更是满脸笑意地盯着费景庭,活生生丈母娘看女婿的眼神。>
只有卞文颉一无所知,只是笑嘻嘻地看着费景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