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204章 永乐大典(2/3)

第204章 永乐大典(2/3)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觉得,他其实是在变相劝导他爹,当儿子的看到爹跑偏了,总不至于置之不理吧,这还关系到性命呢。”

谁知,他爹没有被劝回头,被他娘听到心里去了,这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人间惨剧。

朱高燨朝他爹伸出了手,举到他爹面前晃了晃,“爹,您瞧瞧,儿子这双手,都生了老茧了,找个能做事的钳工是真不容易,摊子铺得越大,人手越缺,唉,把电弄出来了就好了,不过,就算弄出来了,将来做机器也要人做。”

朱棣忙抓住儿子嫩嫩的手一看,上面竟然还有一道伤痕,他眼睛一下子瞪大了,朱高燨不期然他爹看到了他手上被锉刀弄出来的伤,忙收回了手,讪讪一笑。

朱棣心疼得眼圈都红了,这是他的儿子啊,靖难之役的时候,他都舍不得让他上战场的儿子,最尊贵的皇子竟然受了这么重的伤。

“爹,没事,不小心戳上了,早就好了。”

“你都没跟爹说!”

“多大个事儿,爹,您可别心疼儿子,儿子这是做大事呢!”朱高燨决定转移话题,“爹,都说盛世修书,如今天下太平,国库也渐渐充盈起来了,儿子觉着您不妨修书,书名儿子都替您想好了,就叫《永乐大典》。”

朱高燨也是觉得奇了怪了,历史上,永乐皇帝一登上了皇位就开始修书,而当时,永乐皇帝选的总编纂官就是解缙。

永乐元年,朱棣就把这个累死人不偿命的活交给了解缙,他要修一部巨着彰显国威,造福万代。这部书要“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

解缙说聪明吧,读书是挺聪明的,但他永远不具备政治上的敏锐性,他把这件事当儿戏一样,找了一百四十七个人,花了一年的时间,编纂了一部《文献大成》出来,献给朱棣。

朱棣自然不满,也充分意识到了,这个人读书可以,做实事还欠缺了些,狠狠地斥责解缙一番后,再下旨意好好修书。

这一次,他一口气任命了五个翰林学士当总裁,五人中以王景为首,人人都是饱学之士。

这且不够,朱棣还派了二十名翰林官员为副总裁,这二十人也都是着名的学者。

除此之外,朱棣还号令全国,不管是身有残疾还是家境贫富,只要是读书之人,有识之士,都可以来当编撰。

最后,朱棣找了一批字写得好的人。

林林总总,各个岗位的人加起来,整个队伍多达三千多人,日夜不休,多少人累死其中,花了整整四年时间,耗资巨大,修成了浩繁的《永乐大典》。

后世,比如《旧唐书》,《旧五代史》,《宋会要辑编》,《续资治通鉴长编》等诸多书失传,都是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才得以流传于世。

朱高燨不明白,他爹怎么到现在提都没提修书的事,他也苦苦思索过这个问题,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才让他爹改变了主意?

“修书?”朱棣似乎才想起这件事来,略一沉思,“修一部什么样的书呢?”

昔年,唐太宗也修过书,二十四史,他一个人就修了六史。

后世,康熙还修了一部《古今图书汇编》,不都是帝王们用来邀名的吗?

毕竟,一个皇帝若是想要得到后世的称赞,必须要当得起文治武功四个字,而其中,文治如何体现?

除了修书,帝王还能做什么?

修书要花钱啊,一个贫穷的王朝,能够为前朝修一部必须修的史之外,肚子都吃不饱,哪里还有闲钱用来玩这个。

他爹,是不是过于安逸了,才天天盯着他?

朱高燨之所以提修书,除了通过修撰《永乐大典》的过程中,保护一些古书之外,也是要给他爹找点事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