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基础,凭啥咱们就要做冤大头?>
诸公均以为然,不住的颔首。>
李梁又把话题扯到眼前,问高丽国咋办?>
杜凡冷哼一声说:当问清楚高丽使臣,汉时中土的四郡在哪里?唐时先皇帝是如何治理半岛的?>
弄清楚这些,他们就晓得国界在哪里了。>
一个小小的属国竟然放肆的深入到上国的隆安府,要是咱们的神威军不过去,他们怕要占据更多的土地。>
那不是就要打到长城边上来了?>
诸公摇头晃脑的大呼:绝对不行,必须给高丽立下规矩。>
赵玉林让李梁和半岛王子王典谈,告诉他们暂时以汉水为界,可以把高丽的王都开京留给他们。至于高丽国做不做藩属,取其自愿,新宋国不强人所难。>
赵飞燕听得不住嗯嗯点头,认为赵玉林的这个方略不很好。>
余街也说高丽王朝存续多年,半岛上的割据政权断断续续和中原帝国干架、称臣,咱们也不用把高丽国给逼急了。>
诸公立马笑起来。>
游式十分严肃的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高丽不服就是不讲规矩,新宋必须要教训。>
赵玉林懒得和他们去理论这些封建思想,示意飞燕打总结散会。>
次日,半岛王子再和礼部谈判就傻眼啦。>
王典听到李梁告诉他新宋要以汉水为界,等于是大半个半岛都划归新宋国,这还了得,他老爹肯定坚决不同意。>
左右的副使早就和新宋的礼部官员争吵起来。>
这丫拿出草原帝国赐土的诏书展示给李梁看,告诉李梁呼毕力大汗是将整个辽东都赏赐给高丽国了的。>
李梁看了大怒,几把就撕得粉碎。>
王典的随从却是笑嘻嘻的说那只是副本的仿品,原件还在他们国主手里呢。>
李梁大声呵斥,番薯小国只配称王,哪来啥国主?左右的执事、参谋马上搬出汉代皇帝册封半岛四郡和唐代太宗皇帝东征高丽的事实据理力争。>
李梁见吵得一团糟,叹息一声说高丽国已经忘了自己的身份,咱们不谈了。三少爷有交代,就以汉水为界,高丽的王都开京还可以保留,其他的免谈。>
王典当即愣住,三少爷定下的就等于是新宋国最后的底线,没得谈。>
他咋敢签这个盟约,提出要面见三少爷。>
李梁摇头吃茶说:三少爷忙得很,没时间。这不仅仅是三少爷的决定,还是新宋中枢院集体议定的,谁也改变不了,回去吧。>
王典不舍的出了锦官城,回到驿馆后呆若木鸡的坐着不说话。王宫随行的官员气得暴怒,一个个都是浮躁的收拾行囊,准备打道回府。>
众人拿着行李来到他住的房间,却见王子依然坐在那里没动。>
王典对着众人说:李尚书讲的没错,是咱们有错在先,开罪了中原帝国,他要去一趟赵府,无论如何要见见三少爷,听个准信。>
傍晚,王典独自一人前往赵府求见神威军赵指挥使。>
赵玉林听到是半岛王子来了,晓得这丫不死心,吩咐管家领进客厅。陪着赵飞燕一起接见王典。>
赵飞燕等王典吃过茶后说:一家和一国都是一样的,不能言而无信,本宫记得当年王子来新宋国是承诺过做咱们新宋属国的。新宋继承中土帝国的权利和责任,肯定会说话算数。>
王典听到赵飞燕斩钉截铁的话语,晓得李梁所言不虚,新宋对高丽的策略是经过集体讨论决定的。>
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