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路经过的场镇、码头都有来来往往的船只停靠,热闹非凡,惊叹蜀地的繁华。旋即又叹息自己当年听信谗言没有迁都蜀地,错失大好江山。>
皇帝立马瞪了她一眼,叫别说这些无用的,没见船上全是大兵吗?>
老太太马上紧张的捂住自己嘴巴,担心刚才嘴里跑火车坏事了。>
然而,那些当兵的看都不看他们,该送水的送水,该做卫生的只管用拖把擦洗甲板。>
突然,船头一个当兵的大喊:看呐,三少爷的船在前面停下啦,飞燕国主肯定和三少爷在一起。几个小伙子挤到前甲板打望,果然是一艘一模一样的官船停靠在眉山的码头,左右还有两艘兵船护卫着。>
皇帝没想到赵飞燕也出来了,欢喜的招呼谢无悔要停船下去看看。>
谢老太晓得她这个儿子要去和赵玉林扎堆,借口有点头晕在船上休息。>
一行人很快就来到码头边上的东坡饭店见面了。>
赵飞燕笑哈哈的介绍央金给他们认识,要请她老子品尝正宗的东坡肘子。>
皇帝心情大悦,他在临安的时候还没吃过苏东坡发明正宗肘子呢,今天到了苏东坡的家乡眉山,正好尝尝。>
掌柜的晓得国主和三少爷到了,高度紧张,这是前朝的官家和当今国主都到店咯,必须弄好。>
这丫亲自到厨房守着大厨弄菜,不敢有半点闪失。>
酒菜上齐,皇帝吃着正宗的东坡肘子吟诗起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唔唔、唔唔的不停叫好。>
赵玉林见状,笑嘻嘻的对着赵飞燕说:爹爹这是在夸东坡先生呐,吩咐知州好好的将苏家祠堂修一修,表表东坡先生的功劳。>
赵飞燕还在猛吃肘子呢,连呼大善,准啦。>
花溪村里,大总管吴晶也是一样紧张的不得了,朝廷里的大官人都到他的柴火鸡来吃耍,这可是破天荒的大事,几个小年轻脚下飞快的跑起来办事,忙的不亦乐乎。>
顺风司的冬梅婶笑盈盈叫她们都别慌,做好膳食就行。>
小姑娘依然将朱富贵和赵光宸分工合作,各自把守着一个个关口不许坏事。>
宴席开啦,顺直娣起身讲话,告诉大家一为庆贺边关大胜,失地收复。二是要请诸公出主意谋划来年的农事如何做?咱们一边吃酒一边说道说道。>
来呀,举杯开宴。>
小女人豪气的请诸公干一杯。>
丁公喝到开森处,招呼台鉴堂的长老们一起去给顺直娣敬酒,还不忘告诉诸公:直娣是从他们台鉴堂走出来的国主,必须鼎力相助。>
这个经历大家都晓得,诸公哪有不服。>
臣工们一个个全都站起来向顺直娣敬酒,大呼请直娣国主放心,必定尽心辅佐国主做事,保国泰民安。>
小女人激动啦,小脸红红的环场施礼,弯下九十度的细腰谢过诸公鼎力相助。>
河北真定府,苗贵、杨兴运和赖传芳也在叙话。>
苗贵见河东大捷,关中、麟州军情稳定无战事,东来太原府讨论军务。>
赖传芳告诉苗贵:三少爷有意起用赛存孝刘整,他将六纵交到刘整手里了,干得不错,崆山一战就打出了勇猛战绩。>
苗贵点点头给他们讲:咱们都是跟随三少爷多年的老人了,在军中干到今日也就如此啦,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让年轻后生接着干吧。>
这三人一拍即合,将太原军务交给刘启光总领,成立临时指挥部让顾山、李世昌和刘整他们操刀了。>
杨兴运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