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是要明年的花溪村一遍菜花金黄,空气中满是油菜花的花香,满地的油菜花就是一道风景,城里人见过乡野里的油菜花,那是一家一户各自为阵的小片种植,哪里见过如此大面积的油菜花。>
城里人听说过自流井有火井,邛州的火井县也有火井,却没有看到过真正的火井。那么,咱们的沼气池产生的地火就成了一个新奇的景点,咱们可以将水车—养猪场—沼气池—神仙灶,作为一道风景展示给来花溪的客人观赏。>
吴晶绝顶聪明,立即就想到还有新发明的旱育抛秧也可以作为一种新奇种植技术供来客观赏。>
思路打开后,众人七嘴八舌的交流、提建议、出主意,很快就将花溪的生态旅游内容丰富了。>
央金给他们讲:一旦这些新奇名目在城里的共享马车上张贴出来,或者在《成都旬报》上再登一个广告,会有多少人看到?>
众人立马吃惊啦。>
陈柳欢喜的说:那样的话来咱们花溪村的人肯定会挤满村子的大路、小路,甚至田坎上都会站得满满的。>
陈宸立马笑了,连呼大善呐。>
央金十分乐观的估计:明年的菜花季节花溪绝对是游人如织。因此,咱们还要扩建共享马车局。>
大家都晓得工部没有支持,是花溪村自己出钱在办,眼下就是五辆马车在来回的跑,确实没有多少人乘坐。还要扩大共享马车的规模,小执事们心里开始打鼓了,真是在赔钱呐。>
尽管赔的是赵家的银子,大家心里还是在叹息呀。>
从城外到城里,大多数都是辛勤劳作的布衣在买卖蔬菜、花草这些小物事,有谁舍得花钱去坐马车呢。>
央金很自信的说不用担心,眼下坐车的人少,咱们正好聘请赶车的师傅做培训,做准备,不但要扩建共享马车,还要单独建立花溪村的旅游马车局,游客从村口起就要坐上咱们的马车才能观赏村里的美景。>
咱们还要做一张花溪旅游的乘车票,等于就是门票了,没有门票的不能坐车,也不许进村,定下每天接待的人数,最多就两千人吧。>
凡是买票进村的,凭票随时可以坐上咱们的旅游马车到下一个景点,直到离开村子。咱们再扩建村口的车站,建起一个大型的收费停车场,供那些豪族大家的马车在村口停放。>
四娘觉得这个主意很好,就是用门票规范进村玩耍的人,将马车都集中停在外面,杜绝了各家车辆的乱停乱放,堵塞道路。>
但是,她又担心了,问央金,要是这样一收费,那些耍客会不会觉得花钱太多,没得看头不来呢?>
还要限制客人进来吃耍?>
央金十分自信的说:只要在报纸上将咱们的沼气池、神仙灶写得稍微神秘一点,保准就有不少的公子哥儿和小姐姐们蜂拥而来。>
咱们还可以在开业前向成都全城征集一百名孩童免费观赏,参观完毕再免费请他们吃一顿咱们的叫花鸡,这些活广告回去一宣传就足够啦。咱们还要在坡地边上建起索桥、秋千、漫水石桥和溜索这些供游人、孩童历险的路径和玩具,保准进来玩耍的人欢喜的不要不要的。>
还有一招,就是来村里吃咱们的柴火鸡、叫花鸡的客人可以用乘车票抵扣花销。>
咱们花溪用自己养的鸡做食材来卖,成本可以降下来,还有咱们在这偏僻的村子里开叫花鸡,有人来消费也该打折。咱们就用乘车的门票作为抵扣卷降价,不就吸引看客来吃耍啦。>
陈宸惊喜的看着央金,认为她的这招真绝,不动声色的降价销售,城里人来了有的吃、有的玩还有的看,绝对不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