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现自给自足。尽管浮空组件在总体上来讲,还算是比较昂贵的,但也大不了相当于一辆中档小轿车的价格。而这个价格总的来说,并不算多,相比起越来越拥堵的交通和越来越夸张的房价,这点价格真的不算什么。
虽然,在可以预期的
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拥有这种可以飞行的小屋,但是这种刚刚出现的方便,快捷的居住手段还是吸引了大批白领的目光。在相对便宜的价格和绝对的方便方式上,尽管由于箱体的狭小体积限制等不利因素,但是在箱体销售上,这种浮空组件的销量比例还是开始了直线上升。
很多城市上空开始出现这种三三两两的浮空住宅,而很多浮空住宅更是由于住宅的性质,组成了类似居委会性质的组织。来统一管理主人不在家的住宅。
老实说来,这些飞行的小屋还是有很多缺点的,比如对抗不了强风,而风桨的动力总是有限的,而在空中的时候,也有可能会影响飞机航道航线之类的。有一个广告公司的年青白领,第二天上班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住宅已经被风吹到了临省而不得不旷工一天。而事实上电脑系统已经无数次地提醒了他,这个可怜的白领睡得太死了。
随着箱体的制造产业链开始布局,邹薇实际上更是注重太空站上使用箱体的生产。这些标准的箱体生产其实是相当缓慢的。而天梯公司通过优化各种制度,运输能力也越来越有剩余了,而空间站上用来布置成太空旅馆的第三环形还在搭建当中,虽然第一和第二环形是属于空间站上本身的基础设施,按照计划,第三环形和第四环形将是专门用来发展太空旅游业的。而为了提高这些有钱的客人的兴趣,部分基础设施也将向他们开放。
当然,这些游客虽然在上太空以前,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训练,但是毕竟不如专业的宇航员那么严格,所以为了防止发生意外,空间站上的医疗力量得到了极大的扩充。
而随着第三环形部位的箱体不断被送上太空,空间站上的太空旅馆部分也渐渐成形了,而太空旅馆预定的开业时间也越来越是临近,不论是纸质媒体还是网络传媒,就是电视上,关天太空旅馆的报道也日渐增多,而第一批太空游客中,更是有很多社会名流,体坛明星,娱乐圈名人。这些人除了很有影响力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非常有钱,而这些人已经大部分开始了他们的训练。
通过与欧洲航天局的合作,世界上的第二部天梯将在欧洲落户,尽管天梯的制造上有很多独到的技术,但是梦想工业还是把部分技术授权了出去,仅把离子火箭和光电转换阵列,以及能源储存方面的部件,由公司本部进行制造和运输。实际上欧洲的制造技术从本质上来讲,还是比天朝的总体水平要高上许多。但随着梦想工业的崛起,这种优势已经越来越被技术代差所覆盖。更加精密的测量技术,更加精密的制作工艺已经基本上把他们的这些传统优势给消耗怠尽。
而随着天梯这种低成本的太空运输技术的出现,各种依附于天梯的各个产业链也开始了篷勃发展。虽然梦想工业将开启第一个太空旅馆,但是看好这个行业并有志于从事这一个行业的人和公司却是相当不少。各种各样的策划书象雪片一样飞了过来,有山寨希望之城上的,也有全新设计的,更有不少稀奇古怪的颠覆性创意。而借助于天梯运输,在太空中进行一日游的计划项目也有不少。
尽管产业的发展还仅仅是初级阶段,大部分还是采用旅游观光之类项目,但是快速发展的产业链,还是对人材提出了更多的需求,有太空经验的人毕竟还是少数,所以宇航培训机构不期然地热了起来,除了各个宇航大国的航天培训中心这些正规的机构外,很多私人出资的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而这也正是梦想公司所看到的情况。为了帮助这些不管是公立的还是私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